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5章 路昭的冤案
第(1/3)页
徐飞道:“这只是其一。”
“其二,这清河河道,与众不同,故此,便是修葺,亦是修不好。”
卫青和陈明远都是大为吃惊。
“为何修不好?”
徐飞道:“这清河源头,乃是青州以西三千里的浮玉山。”
“山中冰川融化,形成两条河流,一条便是清河,一条则是寒江。”
“清河在此以西三百里,途经东山悬崖,故此水势极大。”
“故此每年四月,冰川开始融化,至东山悬崖,正是七月时节。”
“又遇雨季,故此,水势接着雨水,迅猛而下。”
“非但如此,这青州城流域,正是清河下游。”
“多年沉积泥沙,位于河底。”
“河底松软,若遇大水,带动河底泥沙,形成强势泥石流,冲击力提升数倍。”
“即便这大堤固若金汤,水势依旧会冲垮堤坝。”
陈明远道:“那该如何?”
徐飞道:“方才本王询问了阿罗老人。”
“当年郑国渠,便是类似的地势。”
“如今,咱们在清河下游以南平原地带的平川县,修建五道河渠。”
“将这清河水势分流。”
“而五道河渠,亦可灌溉下游农田。”
“如此一来,清河主干水势,必定大减。”
陈明远道:“好法子啊。”
“以疏代堵,以导代围。”
“此后,便再大的水势,亦无法汇成重大洪流,冲击河堤。”
徐飞道;“不止于此。”
‘“阿罗老人提出,可在下游,设置清淤船。”
“在水势较小之时,定期清淤,如此一来,河道清澈,河水分流而泻。”
“清河灌溉良田千亩,可将平川县,这个穷困之地,打造成一座新的鱼米之乡。”
卫青和陈明远不约而同称绝。
徐飞亦是对此,十分满意。
卫青道:“如此一来,殿下在青州,将会再建大功。”
“定会民心所向。”
“殿下为青州百姓,铲除为祸多年的山匪。”
“又修建河渠,解决多年河水泛滥,重回家园之痛。”
“三则,大施钱财,赈济灾民。”
陈明远双眉微蹙:“殿下,只怕如此一来,太子更加嫉恨殿下。”
徐飞道:“这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tuishu.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