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71章 主持大局
第(2/3)页
徐光祚皱眉道:“老夫相信英国公和护国公定会安排好军中事务的。大军自会做好应对。这一点不必有什么担心。”
杨廷和道:“不能冒险,若因此出了差错,怎对得起皇上在天之灵。皇上可是心心念念的要收复河套,开疆拓土驱除鞑子的。为此皇上不惜集全大明之兵马财力,让英国公和护国公领军出征。若因此而导致战事失利,如何对得起皇上在天之灵?”
徐光祚沉声道:“杨大人,如英国公和护国公不回京,莫非你想做主,议定皇嗣大事不成?”
杨廷和朗声道:“定国公,你想到哪里去了?议定皇嗣大统之事当由太后做主。臣可无权议定。这件事得听太后懿旨才是。英国公和护国公就算回京了,难道便可擅专此大事么?”
杨廷和不愧是雄辩滔滔,徐光祚被他这一问,顿时哑口无言。心中明知杨廷和是在拿太后出来挡箭,但却无法辩驳。
皇上驾崩,太后懿旨便是最高旨意。臣子所议,也需太后同意。他这么说,便是在拉太后的好感。其行为着实卑鄙,但不得不说,这一手让徐光祚无法应答。
屋子里众人沉默了。
张太后缓缓开口道:“你们不用争执了。哀家觉得杨首辅说的是有道理的。英国公和护国公领军征战在外,面对的是鞑子大军,不能有任何闪失。不能因为皇上驾崩便让军心涣散。所以杨首辅的担心并非多余。这时候一定要保证社稷的安稳,北征大军的军心不能被扰乱。那是干系到我大明生死存亡的大事。不能有闪失。”
徐光祚想要说些什么,却又把话咽了下去。
张太后继续道:“况且,他们远在河套,就算现在通知他们,等他们赶回京城,也起码要半个月到二十多天。倘若军情紧急,他们是回来还是不回来?所以,哀家觉得,还是不用急着通知他们。不能分他们的心。”
“太后明鉴。”杨廷和躬身道。
“太后明鉴。”费宏等人也道。
张太后叹了口气道:“哀家什么也不明白,明鉴什么?杨廷和,其他的事情,哀家都答应。但皇上刚刚驾崩,便要议立什么新皇继位之事,未免太过着急。此事缓几日也自不迟。眼下最重要的是,完全查清楚皇上驾崩的缘由,办好皇上的大丧之礼,安顿好朝政大事,避免皇上突然驾崩引发朝政动荡。”
杨廷和也意识到自己太急了。此刻操之过急,怕是要露出马脚。虽然自己很急,但必须要告诫自己不能急。越急,越是会生出麻烦来。
“太后教训的事,臣也并非说即刻便议论此事,只是提请太后和诸位大人知道,此事也当考虑考虑了。臣此刻心乱如麻,说的话有些混乱,望太后恕罪。”杨廷和沉声道。
张太后深深的看了杨廷和一眼,缓缓对众人道:“各位大人,突遭如此大变,哀家实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是好。你们都是我大明勋戚重臣,此刻需要你们为大明社稷的安稳效力之时,希望你们都能够站出来,都能够尽一份力。皇上和先皇对诸位不薄,希望你们能于此刻报答。为大明江山尽忠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tuishu.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