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45章 千里奔袭断后路
第(1/3)页
整个大明朝官兵军营一夜激动。
天刚刚亮的时候,全军已经吃过早餐。
所有官兵都盼着兵马大元帅下令。
元峥也没有让这些官兵久等:“全军出发!”
近八万士兵,全军向着昨晚发生爆炸的后金营地去。
这个时候,山海关里面,冲出一队三百队的骑士,这里面有崇祯派出来的。
也有城里那些士族派出来的,还有一些是朝廷大臣们派出来的家丁。
他们都是昨晚知道了真相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大早就等着开城门,派了这些骑士出去实地查年。
城门打开,三百多人鱼贯而出,然后城门立刻又被关上了。
元峥他们这支队伍走到后金营地的时候,从山海关里面出发的骑士队伍也到了。
这些骑士们见到整个山谷里面到处都是大火焚烧过后的痕迹。
地面上散落着无数的尸体,这些尸体许多都是残肢断臂。
那些年龄大些的人,有的曾经在十八年前看到过万历二十六年京城大爆炸后的惨状。
今天这里比那一次还要惨。
上次死亡的人数,远远没有这里的多。
这里的那些人,好多都堆在谷底,厚厚的一层,简直像是有人故意堆码上去的一样。
景观!
那些士族里面的人,看到这种影像,冒出来的第一个词就是这两个字。
他们都是上过学,读过书的人。
自然知道景观的意思,现在这种样子,也只有景观这两个字最合适形容的了。
元峥命令:“把所有尸体上面的服装,铠甲全部剥下来。
然后准备在这里挖几个大坑,把这些尸体全部掩埋下去。
同时还派人回城,让城里送大量石灰出来。
掩埋尸体的时候,是要用石灰消毒的。”
至于到底死了多少人,暂时没有办法统计,只能够等到掩埋工作结束后,才能够知道。
元峥昨晚派在这附近监视的斥候报告:昨晚从大军走后,这里没有一丝动静。
那些逃跑的人都没有回来。
让这些斥候们下去休息,元峥派出十队骑兵,远远向后金退走的方向侦察。
他要确定多尔滚是不是真的跑了。
多尔滚确实跑了。
他不是一个人在逃跑,身边跟着上百人。
这些人全是这次跟着他一起出征的各旗军官。
昨晚爆炸的时候,这些军官中,大部分都跟他在一起喝洒。
受到了他那顶结实帐篷的保护,他那个帐篷里面的人,竟然没有死人。
最多就是有人被后来燃起的大火燎了几个水泡。
像他这样的幸运儿还有,都是些高级军官。
他们的帐篷坚固、结实,抗打击能力强。
完美地抵御住了爆炸产生的第一波冲击。
吴三桂也跟在多尔滚身后,昨晚他也在多尔滚的帐篷里面。
昨晚爆炸后,他一直跟着多尔滚,脑袋里面一片空白。
什么都没有想,只是紧紧跟在这些鞑子身后。
等到天色微明的时候,他们已经逃出二百多里。
多尔滚这才在一条河边停了下来。
他们不能不停下来,这些骑着的战马如果再不休息,怕是会被跑死。
现在他们可没有第二匹战马可以更换的了。
吴三桂用冰冷的河水洗了一把脸,这个时候心神归位。
开始想起昨晚看到的那一幕。
他当然不知道那是粉尘爆炸。
只想到了两个字:天谴!
这不只是他一个人这么想,这些活回来的人,都是同样的想法。
他们的认识里面,从来没有见到这样威力的武器。
一次能够杀死几万人的武器!
这不是天谴是什么?
吴三桂第一次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路了。
这后金遭了天谴!
说明他们的灭亡是迟早的事情,自己还要不要继续跟着走下去?
范文程从昨晚逃出来,就在开动脑筋思考这个问题:要怎么让人们相信,昨天是元峥放的一把火。
他宁愿让天下人都知道后金被一把火烧死了七万人,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这是天谴。
曹操当年赤壁的时候,被一把火烧掉百万大军。
后来带是成了三国里面最大的一股势力。
人力可控的东西,失败了再来就是。
若这是天谴,那些跟随后金一路冲杀的蒙古人就会立马叛变。
他们会认为天命不在后金手里,还在大明朝手里。
不用一年,也不用三个月,甚至只需要一个月。
后金看似强大的国力,就会分崩离析。
他想到这一点。
元峥却根本没有想到这些。
现在元峥想的只是怎么去把闯王手里的七千五百两银子抢到手!
这里的清理工作不是一天能够完成的。
特别是元峥要求:把所有尸体身上的衣服全脱下来。
用石灰水泡过之后,再运回山海关里。
对于这样的操作,元峥早就有一整套的方法。
这些衣服,他是准备要发放到那此灾民手里的。
元峥从来没有忘记过,闯王能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面,从七个人发展到几十万人。
依靠的是什么?
山谷里面的那些尸体,许多还是从两边山峰上跌落下来的。
这是那些士兵,被大爆炸惊了魂,伤了心。
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失足掉落下来。
就算是他们不从山峰上掉下来,也活不了的。
昨晚的那场大爆炸,第一时间里就把他们的内脏伤了。
他们虽然外表没有伤痕,实际上内脏都已经裂开,一直在流血。
那些参加清理尸体的士兵,看着一个个外表完好无损,一点伤痕都没有的人。
倒在地上,无声无息地死去。
全都对自家大元帅佩服无比。
这次歼敌七万,战利品也是丰厚,单是七万人的兵器就足够了。
这一回,元峥手里那一万弓手,可以人人配上刀枪了。
这边的清理工作在进行,元峥要给这些士兵们的奖赏也在准备。
崇祯收到自己派出去那些太监们的回报:山谷之中,尸体堆起山,不知道多少。
方圆几里,全是尸体。
并且那些尸体,全是鞑子!
最后一句话才是最重要的。
整个大明朝都知道鞑子人少,就算是用十个大明士兵跟一个鞑子换,都不怕他们。
可惜的是,战场上从来没有这样的简单算法。
往往是赢者通吃。
立刻就有大臣写好邸报,这可是要传遍天下的。
这张邸报上面,把宰相元峥率军一战杀退闯王二十万兵马,二战杀死多尔滚七万鞑子的战绩,详细写了出来。
同时发出去的,还有勒令各地立刻率兵勤王的诏书。
当今大明天下,要论谁手下的兵力最强,这个不知道。
要论天下谁手里的兵最多,当然是左良玉了。
他手下现在号称八十万,驻扎武昌。
还在今年三月的时候,崇祯就已经下令让封了左良玉为宁南伯,并且许诺左有永镇武昌,让他火速进京勤王。
这样的待遇,之前只有云南沐王府享受。
沐家也是如此,永镇云南!
只是宁南伯左良玉以大军开拨银子不足为由,拒绝出兵。
为了满足大军开拨的银子,他直接截了漕运。
三月崇祯催促他进京勤王的时候,左良玉交了一份按年月剿匪的计划书上去。
然而并没有等到朝廷的批复,等下来的是崇祯逃离京城,逃往山海关的消息。
左良玉向着京城方向,大哭一场,向崇祯,向天下表达了自己的忠心。
然后继续驻扎武昌练兵。
这些日子里,隔三差五的,左良玉就会收到崇祯发出来的号召天下官兵勤王的诏书。
只是他都不敢奉命!
自从在朱仙镇跟闯王打了一仗后,左良玉就害怕了。
他怕闯王!
怕自己打不过,也怕手里这八十万士兵被闯王收拾了。
那样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就全完了。
他这样的想法,当然没有对任何人说过。
现在他除了闯王,对张献策也开始害怕起来。
左良玉也不知道怎么的,自己现在对每一支义军都害怕,就害怕跟他们那些人的队伍打起来。
上一次,他看到邸报上面说,吴本桂叛逃到后金那面去了。
这不是稀奇!
毕竟大明朝的蓟辽总督都能够降了后金,更不要说多一个山海关总兵了。
但是有一件事情,引起了左良玉的注意。
投降时候的吴三桂,竟然没有能够把山海关带走。
也没有能够把山海关的精兵带走。
这就很让人疑惑的了:崇祯皇帝在山海关到底做了什么?
才能够让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竟然只能够只身投敌?
左良玉百思不得其解。
元峥亲眼看着十来个大坑挖好,然后在底层洒上石灰,再扔进去那些尸体,扔了几层后,再洒石灰。
最后离地还有四、五尺的时候,撒上晒厚厚的石灰,再把那些土填回去、压实。
这些工作做完的时候,这一次的战功也统计出来了:七万三千三百四十三人。
大明八万精兵出关,回来的时候还是八万精兵。
一个兵都没有少。
倒是先前派人送回山海关四十门火炮,无数的衣服、兵器。
粮草是没有的了,全被火烧了,但是那些人骑来打仗的战马,也跟着死伤无数。
所有的战马都被清理出来,不只是八万出战的士兵们有。
就连山海关城里面的家家户户都分到一大块马肉。
一次杀死的战马好几万匹。
实在太多,崇祯接受了元峥的建议,给全城百姓按人头,每人三斤分发。
吃人的嘴短,整个山海关里面的人,都在诉说着皇上的恩德。
这可把崇祯高兴坏了:这才是大臣应该有的样子。
大臣只需要出力,名这种东西,还是皇上来担着好。
回到关内的大军,第二天就把奖赏发下来了。
同时也传下了准备开拨地命令。
元峥指着山海关对崇祯说过:关外的后金,这次伤亡了整个国内最精锐的队伍。
他们的人口一次就减少了十分之一。
至少一年之内,他们是不敢再来的了。
元峥要带着八万官兵,沿着秦皇岛、遵化、通州一路进京。
这一路上,不知道会有多少场恶战。
因此元峥想让皇帝在山海关安心住着。
等到大军先把整个京师、山东、山西全部收复后。
再请皇帝回京,到那个时候,京城有了两个省的缓冲区。
也就安全得多了。
说到安全,崇祯一下子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tuishu.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