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杀人诛心_沙漠佣兵之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25章 杀人诛心

第(2/3)页

候,竟然敢配合着一起进攻。

  元峥对这些缀在后面的士兵就有些反感。

  大声喝斥道:“你们这些人,要上就上,不上就滚!”

  远远地那人中间有人回话:“禀大人知道,我等是从城墙上被赶下来的兵士。

  如今远处可去,只能够跟在大人马车后面。”

  元峥看着那些人,也有三、四十个。

  大声喊道:“若是要保护皇上,那就快些上来。跟紧了!”

  那些人高兴了,立刻迈开大步冲了上来。

  元峥看着这些人,三十七人中间,只有十三人手里有武器。

  其他人全都都是空手。

  身上也没有盔甲。

  对这些士兵的战斗力也有了初步印象。

  只得对他们说道:“会骑马吗?”

  这些人中间,有人说会,有说不会。

  元峥不耐烦了:“会骑马的就上马,不会的就走路。不许上马车!”

  队伍现在是向着黄花坊的禄米仓走去。

  这是听了元峥的话,现在队伍要去运些粮草走。

  离了大街上,路上的行人远远看见崇祯的宝幢打着,都在跪拜!

  这是虎死不倒威啊!

  这些人,让他们上城墙守城的时候,没有人愿意。

  可是看见皇帝宝幢的时候,礼节却是足足的。

  元峥带着这支队伍,穿街过巷。

  总算是到了这个禄米仓的门口。

  这里已经有一伙人占着了。

  这回不用王承恩指点,元峥也看出来,这伙人是闯王手下。

  因为他们看到宝幢的时候,没有反应。

  还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但是他们看见穿着龙袍的崇祯时候,全都眼睛发亮了。

  皇帝穿龙袍,这在戏文里面可是看到过的。

  捉到皇帝,这功劳到现在闯王也还没有说出来。

  但是奖赏肯定不会少。

  发声喊,这里的一百多小兵和一个骑着马的将领向他们冲过来。

  刚刚才跟上队伍的那些士兵中间,还拿着武器的十三人。

  立刻跑到最前面,焦急地喊道:“皇上!快走!”

  元峥见到这十三人,脸上终于有了一些笑意。

  先射了一箭,那个骑在马上的将领一下子就掉到马下。

  被身边护着的那些兵士把人抢着,飞快地后退。

  那些刚才呐喊着向前冲的士兵们,这个时候丢盔弃甲飞快逃跑。

  元峥这回没有前去追杀,只是吩咐那些没有刀枪的士兵:“捡合手的武器带上。”

  走进禄米仓,王承恩立刻安排手下的些太监们,去套车。

  给车上装粮食,草料。

  他看着元峥问道:“元宰相!这要装多少走?”

  元峥想了想:“至少装上两百车吧!”

  他也不知道,自已这些一群人,到山海关去,需要还上多少粮食才够。

  也不知道自已这些人,一路上还能够不能够找到补给。

  他们这伙人,在这里又忙碌了足足两个小时,这才再次出发。

  现在的时间已经过了午时。

  到点吃饭的时候。

  元峥问道:“带上锅没有?”

  王承恩赶紧回话:“刚刚带上了。”

  “出城十里,埋锅造饭!”这支已经有点疲惫的队伍,立刻来了精神。

  从这黄花坊出去不远就是朝阳门大街,紧挨着的就是朝阳门。

  崇祯指着前面的大门说道:“这是成国公朱纯臣镇守此门,想来此进国公已经殉职了。”

  这个时候城门大开,门可罗雀。

  他们一支打着宝幢过来的队伍,在离城门还有二百米的时候。

  突然冲出一队穿着明军服装的士兵,拦在城门前面。

  元峥指着这些士兵问道:“你们这是要跟随皇上一起走吗?”

  这群士兵立刻就犹豫起来。

  有士兵大喊起来:“成国公都已经开门降了闯王,我们捉了皇帝献上去,一定能够当个大官。”

  元峥信手一箭,射死那个大喊大叫的士兵。

  其他士兵立刻做鸟兽散。

  他们这队伍,人不多。

  马不少,骡马和骡马也不少。

  出成化门的时候,马队最后,有十几个偷偷摸摸的人影,混入那些马匹队伍里面。

  悄悄牵了缰绳,想要偷些战马,和装潢物资的马车。

  让这些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些战马全都嘶鸣起来。

  并且还抬起蹄子踢人。

  他们正要挥舞手上的鞭子教训一下这些可恶的战马。

  被突然飞来的箭矢,一一射死。

  这些战马都是罗斯收拢过来的,马车也是元峥特意去收集的。

  左左、右右怎么能够容忍有人偷盗?

  元峥和罗斯的,就是她们的。

  走出城门,看着自已这一支队伍,人数不到八十,马匹倒是有一千多,加上骡马车,足足了两千。

  连绵不绝,至少三百米。

  元峥只得苦笑吩咐:“所有人加快步伐,早些离开这城门。”

  出城十里,见到这些人都已经疲倦不堪,元峥吩咐下马。

  让这些人准备做饭。

  左左、右右看着这此士兵,不满意地对元峥说道:“这时候的兵都这个素质吗?

  这才走了不到十公里,一个个就累成这样?”

  元峥也不知道,只是叹气:“不管怎么样,只要有了人,慢慢练吧!”

  罗斯笑着说道:“师父!只要有人,交给我,保证三个月就给你练出来一支精兵。”

  元峥看着她:“这回是真的要靠你了。”

  崇祯和他的三个儿子,听着元峥他们几个说话。

  太子有些好奇:“这位小娘子还会练兵?”

  元峥笑着说道:“是啊!她练后可厉害了,太子今后也要跟她学一学。”

  朱慈烺看着罗斯不说话。

  崇祯看着罗斯,穿着下力人的衣裳,也丝毫没有掩饰住女人的本钱。

  他看着元峥:“宰相!你们这样穿着有什么讲究吗?”

  现在他已经看出来了,这些人手里的每一样东西,都有特别的用处。

  元峥笑着说道:“皇上这眼光就是不一样。我们这样的衣服,叫做作战服。

  舞刀弄枪全身灵活,上马下马都不会有掣肘。

  这颜色花纹也是有讲究的,这些都是枝叶一样的图案,若是我们跑进丛林里面。

  一般就不会有人能够发现了。”

  朱慈烺刚刚被元峥提了一把,心里原本还有些记着的。

  只是刚才在禄米仓的时候,在成化门的时候,两次见到元峥一箭射杀一员将领。

  倒是对他的本事有些佩服起来。

  听完他的话,也学着崇祯的样子:“宰相!你身上背着这枪,可是比父皇手上这枝小多了。”

  元峥看着这个少年,把自已的狙击步枪取下来。

  当着他的面,打开保险,拉动枪栓。

  退出里面的子弹。

  这才说道:“这枪是细小得多,威力却是大上十倍,百倍。”

  崇祯看见元峥手里的子弹黄澄澄的。

  也来了兴趣:“宰相!这是铜子?”

  元峥点头:“这前面是弹头,跟皇上这枪里面装着的铁子一样。

  打人就靠它了。

  下面这半截叫做弹壳,弹筒。

  火药全部装在这里面。

  最下面这里一个小点,就是底火,击针撞击这里。

  引燃底火,底火再引燃弹筒里面的火药。

  火药燃烧推动着弹头向前运动。”

  朱家四子,听到元峥这样的解说,全都来了兴趣。

  特别是那几个小孩子,对这个的兴趣更大。

  元峥想了想,这个时代若是他们这几个人想要做些子弹,还是没有问题的。

  让人去一百米位置立了一个靶子,对着那靶子说道:“你们小心些,这个声音可是不小。”

  说完,还细心地给这几个人示范,怎么上子弹,上膛。

  怎么瞄准。

  几个人都从狙击枪的瞄准镜里面看到,前面靶子突然被拉近了。

  千里眼!

  崇祯这是见过的。

  没有想到元峥手里竟然也有这样价值连城的宝物。

  瞄准过后,元峥先给这父子四人,示范开了一枪。

  枪声不只吓了这四人一跳,也把那些正在做饭的人也吓得不轻。

  好在有王承恩大声解释,这才让那些士兵、太监们安定下来。

  崇祯眼里充满了热爱,元峥让他也试上一枪。

  这个时候,崇祯完全不顾自已是个皇帝了。

  按照元峥说的办法,匍匐在地上,认真地瞄准着前面的目标。

  轻轻扣动板机。

  强大的后座力,作用在他的肩膀上。

  崇祯看着靶子上面,还是只有一个洞,也不以为意。

  哈哈大笑!

  三个少年心里也想要玩枪,只是这枪是皇上玩了。

  他们不敢再提要求!

  元峥倒是公平,见到三个少年眼里燃起的欲望之火。

  一点也不偏私地,让三个少年,每个都跟皇帝一样享受了打一枪的快乐。

  崇祯看着元峥这样的行为,笑而是不语。

  元峥说道:“这些子弹,现在不多。关键时候是要用来杀敌的。

  所以不能够让你们多练。

  不过等到安定下来,能够找人做出新的子弹来,那个时候就让你们打个够。”

  崇祯刚刚已经明白了这枪的威力,沉吟着问道:“朕的队伍也能够用上这样的武器吗?”

  元峥笑着说道:“能够做出来,只是皇上,你的队伍现在要的不是武器,是军心。”

  崇祯默默无语,元峥这话太扎心了。

  这也是事实,以前的时候,崇祯还不知道实情。

  今天见到这种事情。

  自已的兵部尚书,这样的清流领袖人物,竟然开门迎敌。

  与国同休的成国公,也投降了。

  想想自已御案上还有一封诏书,让成国公朱纯臣道总领三下兵马,协助太子收复河山。

  想到这里,崇祯恨恨地看着不远处的马车。

  那辆马车上面,还躺着他的那个投敌的兵部尚书呢。

  兵部尚书张缙彦自从被元峥扔到马车上面后,就一直在呻吟。

  一路上,他可是看清楚了元峥杀敌的样子。

  现在虽然他的脚不怎么痛了。

  没有元峥吩咐,他还真的不敢下车。

  刚才张缙彦还托了看守自已的太监,向崇祯传话:罪臣有话要奏。

  被元峥一句话给黄了:领了大明俸禄,官居兵部尚书。

  还能够投敌的人,皇帝就不用听他说话了。

  等到今后,让他自已去江南给自已的家乡父老们说吧!

  刚刚张缙严听到连续几声霹雳,像是雷鸣一般。

  听到周围的太监们在说:那是新任宰相的进上的神器。

  张缙严不以为然地说道:“雕虫小技而已!”

  心里倒确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tuishu.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