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10章 伤其一指!不如断其一指!
第(3/3)页
九乡河两岸的剿杀也在进行。
东岸的倭寇拼命的想要过河!
西岸的倭寇拼命地想要脱离战斗,去追上已经渐行渐远的大部队。
六十七师的这些官兵们,在米雨石的指挥下。
向着被拦在东岸的这些倭寇攻击。
教导一团也没有退回阵地,秦士铨已经看出来了:
“新四旅这一次是想要把倭寇的这个师团给留在这里。”
他指挥着一团全体官兵,从右方向着九乡河东岸的这些倭寇包抄过去。
一团的士兵刚开始动作,六十七师已经明白了。
一团这是兵力不足,把正面和左侧全让给自已。
米雨石没有含糊,命令自已的这个师,配合着一团的节奏。
向着河岸边的这些倭寇压下去。
已经被炮艇上的机枪扫射给压得动弹不得的倭寇们。
背后又出现了兵力远远比它们强大的一万多国军士兵。
它们这个时候,被炮艇上面的机枪压制着,就算是想要看着建立一条完整的防御线都不可能。
这能够怎么办?
要么投降!要么顽抗到底!
六十七师这些官兵们的攻击是猛烈的。
他们从遥远的川中来,走了几千里地。
胜仗打过!
败仗也打过!
从普通士兵,到师长米雨石,都非常享受上次牛首山战役后被南京百姓们簇拥的感觉。
今天他们又要为抗战打下一个漂亮的大胜仗了。
东岸的这些倭寇们,已经被六十七师逼近到五十米的距离了。
它们心里急啊!
想要迎战!河面上的炮艇还在扫射。
不迎战?
背后放任着让上万人的队伍攻击,这跟自杀有什么区别?
看看六十七师的官兵们就在离倭寇五十米的位置匍匐下来。
对着那些冒头的倭寇射击。
这个时候东岸的这些倭寇,已经没有还手之力了。
它们完全不能够反抗,向河面上进攻,背后就完全暴露给六十七师这里的上万人。
回转身向六十七师进攻,背后又完全留给了河面上的那些炮艇。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这些倭寇,终于举起白旗。
这些倭寇埋着头,躬着身体,举起白旗不断地摇晃。
六十七师最先停下了攻击。
一团也停下了进攻。
河面上的新四旅炮艇没有停下射击,他们只是把枪口对准了西岸。
对东岸上的这些倭寇,不管了!
新四旅从不抢功!
这是六十七师和第一团都知道的。
这两支部队,立刻冲上去。
命令着这些投降的倭寇,丢下武器,放弃反抗。
这一次,两支队伍,至少抓获了五百名倭寇。
六十七师的官兵们踩着已经被鲜血泡得发软的地面。
看着四处都在流淌着的红色小溪。
东、西两岸都能够看到被堆成掩体的倭寇尸体。
这是那些运气稍稍好一些,没有第一时间被打死的倭寇们。
用那些早一步死掉了的倭寇尸体临时堆起来的工事。
米雨石命令一个营的士兵把这些倭寇,仔细捆绑后。押回后方去。
他还要再向前去,再立新功。
另一个方向的秦士铨也有同样的想法。
现在这个时候,新四旅已经把倭寇包围住了。
倭寇全都在包围圈子里面,他们如果不把这样的顺风仗打到底。
就真的不是回家卖红薯了。
东岸的这一万多国军士兵加入了围剿倭寇的行动中来。
这下子倭寇的兵力,就已经没有国军多了。
六十七师和教导一团,并不冒进。
他们就像是战场扫地机一样,慢慢地清理着战场。
把沿途的倭寇向新四旅的包围里面压缩。
落后的倭寇就挨打。
新四旅包围倭寇一零一师团的战斗已经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了。
倭寇第十六师团还是没有一点点的支援的动静。
两个相隔实际不远,也就几公里的距离。
但是倭寇的一零一师团的指挥部,在新四旅刚刚开战的时候。
就被一锅端了。
战斗进行到这个时候,整个倭寇的第一零一师团,还没有发出一个求援信号。
邵宏诉已经收到了通信兵的汇报:六十七师和教导第一团已经渡过九乡河。
正在向倭寇攻击。
这个时候,他终于放心了。
新四旅的最强战斗力,一千六百人的两个骑兵营。
为什么一开始就向国军防线上面的倭寇发起攻击?
邵宏诉的目的就是把倭寇打残,给防守阵地的国军以信心。
让他们也加入到进攻倭寇的队伍里面来。
否则以新四旅一万三千人,包围倭寇二万多。
这个仗打的时间长了,很容易被倭寇反咬一口的。
现在所有的倭寇全都集中在这长近四千米,宽一千米的这一片区域里面来了。
倭寇越集中,反抗得当然越激烈。
但是新四旅打击它们的时候,效果也就越好。
两个骑兵营现在已经分布在这片区域的四边。
随时准备着最后的决战了。
骑兵营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不让一个倭寇逃脱!
新四旅的炮兵团,从开始到现在,就一直在向着这片区域里面轰炸。
现在九乡河面上的三十艘炮艇,只有火炮还能够打到倭寇了。
炮艇上面的士兵们,一队队地上了岸。
加入了六十七师和一团对整个防线的推进。
东边一万多人的队伍,从东向西地碾压过去。
倭寇也感觉到了压力,它们疯狂地向着西边新四旅的防线冲锋。
所有的这些倭寇们都知道,如果不能够打出一个缺口出来。
它们都将会死在这里。
一时间,新四旅在西线的防御压力陡增。
邵宏诉不得不把自已布置在北面队伍分出一部分,前去增援。
倭寇也发现了新四旅的调动。
它们马上转变了进攻方向,向着北边的防线冲过来了。
看着北边的防线马上就要被倭寇突破。
邵宏诉不得不让布置在这个方向的一团骑兵营出击。
原本这些骑兵是留下来,最后冲锋的时候才用的。
一团的骑兵从北面冲出来,冲入倭寇密集的队伍中间。
立刻杀出一条血路来。
进攻北边防线的倭寇阵容立刻乱了。
新四旅一团的骑兵出击的时候,新四旅二团的骑兵也同步出动了。
一团从北向南砍杀。
二团从南向北砍杀。
骑兵就是这样子的,要冲杀就要把倭寇的阵势杀穿。
现在两个营的骑兵就是这样子,他们互相交换了一下位置。
把倭寇疯狂向北边冲锋的势头给打下来了。
这个时候,刚刚上岸的那些士兵们,也被邵宏诉调到了北边战线上来。
现在整个防线都稳固了。
新四旅负责堵口子,扎袋子。
六十七师和教导一团,负责把扎在袋子里面的倭寇给挤压出来。
让这些倭寇不在原地死亡,就只能够继续向中间集中。
它们到了中间地带的时候,倭寇的数量已经相当的多了。
这些倭寇就算是陷入这样的绝境里面,还坚持着困兽犹斗。
新四旅炮兵砸下来的炮弹,不断地在密集的倭寇群里面爆炸。
这些倭寇还是顽强地想要突破。
现在这个时候,这些倭寇中间,还有联队长一级的军官在指挥着。
它们叫嚣着,催促着手下的这些倭寇继续向着南方进攻。
因为北方新四旅才补充上来的这支队伍,实在是太凶残了些。
他们组成的火力网,让这些倭寇根本冲不上去,就倒下去了。
火力太强大!
这些倭寇们,当然就要找火力弱一点的方向进攻了。
其实在倭寇的东边,火力是弱一点点的。
只是东边的国军兵力太雄厚了。
这些倭寇根本没有把握能够冲破那么多国军组成的防线。
现在这些倭寇们,顶着猛烈的炮火。
向着新四旅布置在西边的防线上冲锋。
这些倭寇发起冲锋的时候,已经不顾生死了。
倭寇的队伍,都是按照地方来组建的。
一般来说,一个师团里面,大多数的倭寇,都是同一个地方的。
一零一师团是,同一个地方的。
这个师团里面的倭寇都是家乡人,这就是按照:
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这样来招募的。
这些倭寇没有加入这支侵略队伍的时候。
互相之间就有许多都是认识的。
现在为了让自已的同乡,甚至是自已的亲兄弟能够活下去。
那些冲在最前面的倭寇,是不怕死的。
在这些倭寇眼里,这样勇猛地死去,它们的名字会被这些家乡人给永远传诵。
只是这一次让整个倭寇第一零一师团的这些倭寇失望了。
它们的事迹注定不会有英勇的传说在世间流传。
能够流传出来的,只有它们被一战全歼的无能。
因为这一仗新四旅不准备留下任何一个活口。
整个九乡河西岸的这些倭寇,邵宏诉是不想留下一个倭寇的。
他已经完全相信元峥的话:“死了倭寇才是好倭寇!”
看着倭寇向着西线的阵地,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冲锋。
邵宏诉小心翼翼地把南北两线的兵力,向着西线加强。
随着六十七师和教导一团的推进。
南北两个方向防线上的新四旅士兵们,慢慢地也就越来越多地退出了战场。
这些才退出了战场的士兵们,全都被邵宏诉命令着:加强西线。
现在整个战场上的压力全都在西线上。
今天这种情况,倭寇也已经没有了别的想法。
它们已经没有机会改变突破口了。
背后的压力越来越大,它们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邵宏诉已经在西线建立起了第二道防线。
看见第一道防线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伤亡也增加了许多。
邵宏诉命令西线第一道防线的士兵们后撤到第二道防线上来。
在他精心准备的第二道防线上,建立起了上百个重机枪火力点。
这就是倭寇最终的坟场了。
刚刚冲破新四旅西边防线的倭寇,还没有来得及高兴。
那些一心救活的倭寇,根本顾不上休息。
立刻向着前方冲过去。
它们刚刚冲出去不到一百米,立刻遭遇到了密集的机枪扫射。
冲在最前面的几十个倭寇,什么动作都没有来得及做。
就已经倒下去了。
这个时候,那些刚刚占领了新四旅撤出这条防线的倭寇们。
心里才重新燃起的希望,破灭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tuishu.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