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96章 再次遇伏
第(1/3)页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下午五时三十分。
新四旅向南京统战部发电:“今日我旅在长江江阴段,遇倭寇伏击。
联合江阴守军,全歼倭寇上野川一真支队,歼敌一万三千余。
所有缴获全部交由江阴守军米雨石师。”
米雨石发给南京的电报就详细多了:“我师奉命驻守江阴。
十九日上午十时,倭寇上野川一真支队来犯。
我军严阵以待,倭寇无功而返,于江阴城外负隅顽抗。
二十一日正午,新四旅舰队路过长江。
误入上野川一真支队埋伏圈。
一时间,倭寇上野川一真支队数百门火炮,同时发射。
新四旅舰队容易遇袭,临危不惧全旅官兵奋力拼搏,向着倭寇发起攻击。
双方炮战半小时,倭寇炮兵阵地伤亡惨重。
不得不撤离战场。
值此战机,我师会同新四旅,三面出击,发起冲锋。
突破倭寇层层防御,击溃倭寇主力。
倭寇上野川一真支队长率一千余残余兵力逃走。
新四旅骑兵团追上后,全残上野川一真支队。
我军共缴获各种枪支一万三千余支,其中有重机枪三百四十三挺,机枪一千八百余挺,步枪一万余支。
九二步兵炮五十七门。
各类弹药一百余万发,炮弹三千余枚。
我师伤一百三十七人,
阵亡九十三人。
此报:师长米雨石!”
南京统战部对照着新四旅和这个米雨石师的战报,发现大抵是对上号的,并且双方都没有虚报。
这可是极难得的大胜了。
特别是在当前国军,全线溃败这下。
各路撤退军队,每天报上来的损失,让整个南京统战部的这些将军们目瞪口呆。
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跟倭寇面对面作战时候的损失,才是最小的。
撤退时候的无序,给了倭寇最好的机会。
一支支的国军队伍,在撤退时候互不通气。
各顾各的,只管自家逃跑,不管战友生死。
这不是一支队伍这样,而是所有队伍都是这样的。
国军主力一师,只是按照命令有序撤退,结果就陷入了倭寇的包围。
如果不是新四旅两次拼死相救,主力一师这个时候番号已经没有了。
国军撤退这十天,伤亡已经达到二十万了。
每每想到这里常凯申也是痛苦流泣。
虽然没有军官当面指责这次会战的久拖不决,战时耽误战机。
撤退时候犹豫不决,全是他这个总指挥的指挥失误。
常凯申自已心里也还是清楚的。
他比这些军官们更了解整个国家的实力,因为了解。
他才不愿意在这个时候,跟倭寇硬怼。
原本想要拉上几个同盟一起跟倭寇干仗,没有想到日不落帝国,高卢帝国联盟,宁愿在东亚的利益受损。
也不愿意站出来,帮助自已国家,跟倭寇打一仗。
实际上只要有了这两个国家的支持,常凯申还是很有信心的。
就是为了等这两个友邦的表态,他才一次又一次地丢失了战机。
这些日子里,有时候他也在问自已:反悔吗?
现在突然传来这么一个好消息。
最主要的是,这次胜仗不再只是新四旅一支队伍打的。
而是多了一个师。
更让常凯申高兴的是,这个师竟然这么能打。
完成的是主力一师都做不到的事情。
全歼倭寇一个支队,一万三千多啊!
如果这是放在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有这样的战果。
倭寇怕是早就跟自已签定了和平协议了。
虽然这个时候不能够再跟倭寇谈和了。
但是这死敌一万多的战绩,也能够让倭寇收敛一些了吧!
常凯申问道:“这个米雨石所部,如此骁勇,是那个手下?”
杨森尴尬地站出来:“校长!是卑职手下,川军第六十七师。
原本这个米雨石,只是川东地面上的一个小头目。
奉令出川抗战,川军出川路途遥远,一路所需,均需自筹。
由于武器装备差,这个米雨石的地盘也小。
因此他手里的钱也不够。
走在半路上的时候,全师无钱无粮,无法动弹。
他还是找到我借了十万大洋,才赶到的。
只是这支队伍一路上走过来花的时间太长了些。
赶到的时候,大战已经结束。
统战部就分配到他们江阴驻守。
这些天,米雨石虽然没有提还钱的事。
好歹也没有再找我要钱开饭了。
这个师只能算是川军中的后备军、杂牌军。
若能战力的话,应该是在四流上下。
以前川军互相抢地盘的时候,他多数都是讲交情,请客吃饭。
这才保留下了唯一一块地盘。
整个川军都没有多重视这个师。
整编的时候,番号不够,所以只能够给主力队伍,和战斗力强的。
至于这种战斗力差,武器装备差的杂牌军当然就没有番号了。”
整个指挥部里面的所有军官都看着杨森,羡慕嫉妒恨各种情绪全都有。
看热闹的也有:这个杨森手下,可真的是藏龙卧虎,人才济济啊!
前有新四旅,这又冒出来一个六十七师。
不管他们两支队伍是不是打得配合,能够让新四旅默默放弃主要功劳。
说明这个师,当时确实是出了大力的。
否则上次新四旅跟主力一师一起打倭寇的时候,没有见到新四旅让功。
无论是那个元峥还是这个米雨石,这样的英雄人物,杨森都没有从自已的队伍里面找出来。
看来他发现人才的眼光有问题啊!
所有的这些人都在笑,看着就像是因为刚刚的这一仗打死了倭寇一万三千高兴。
也可能这些人是在为杨森的眼光发笑:这个杨森,发现美女的眼光是没有说的。
他可是娶了最多小妾的将领之一了,
至于军人本分,发现能够打仗的人才。
在这方面他的眼光就:呵呵了!
杨森也有些纳闷,当初在川内抢夺地盘的时候,从来没有见到过米雨石的师打过一回漂亮仗。
怎么这次就打掉了倭寇一万三千多?
一万三千多的倭寇,自已的几个主力师,花了那么大的心血。
前些天在战场上打响了川军的名气,可也没有打死那么多的倭寇啊!
难道这个米雨石师,是遇强愈强,遇弱愈弱吗?
真是一个想不明白的问题!
常凯申也是看着杨森:“子墨手下英才济济啊!
国家危险之际,这些人才愿意显露峥嵘,不愧真英雄。
命令:全军嘉奖第六十七师,从今天起他们就加入国军正式序列。
子墨以为如何?”
杨森也没有想到,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地方军阀,以前打仗的时候从来没有见到这个师有多能够打。
今天竟然一下给老子长脸了,给川军长脸了。
虽然这样的队伍,一下子就被常凯申拉走了,有些心疼。
想着自已手下还有不少这些的队伍,里面可能还有这样奇才。
再说了:抗战时期,计较这些已经没有多大用处。
想到这里,杨森大声说道:“学生以为极是。
六十七师一战全歼倭寇一个支队一万三千多。
如果接受更好的装备,战斗力还会加强,对抗战事业也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
常凯申感慨地说道:“子墨就是我的福星啊!
你手下短短几天时间,连出两个军事天才。
看来无川不成军,确实如此!”
命令道:“米雨石师,正式番号国民六十七师,一战歼灭倭寇一万三千余。
授予米雨石少将军衔,全师奖励十万大洋。”
想了想又命令:“授予新四旅旅长元峥,少将军衔,全旅奖励三十万大洋。”
他对新四旅实在不知道如果奖励才好,这个旅的战绩太吓人。
常凯申已经不知道应该怎么奖励了。
特别是他已经从别的渠道知道了:这个新四旅旅长,在苏州把所有歼灭倭寇缴获的武器。
除了留下自用的以外,全部都送给了当地游击队。
这就很让常凯申怀疑这个元峥的政治倾向。
因此才不知道怎么奖励这个抗战大英雄。
如果是自已手下亲信,能够有这样的战绩,常凯申给他一个军团都是可以的。
但是对元峥这个人,他还要再考察一段时间。
不能够养虎为患啊!
统战部里面,有人对米雨石电报里面的一句话,起了疑问:新四旅有骑兵团吗?什么时候的事?
陈诚斩钉截铁地说道:“上次视察的时候,新四旅肯定没有骑兵团。”
这个骑兵团是什么时候组建的?
有问就问!
统战部立刻发了电报出去,询问新四旅骑兵团的事。
新四旅就是这一点好!只要统战部问他们什么,他们立刻就会回答什么。
很快林向荣的回电就来了。
原来新四旅的骑兵团,竟然连续全歼倭寇四个骑兵大队后。
从战场上捡起来的战马组建起来的骑兵,总数竟然有一千五百匹。
新四旅的一团、二团两个团已经全部是骑兵了。
“乱弹琴!完全没有经过训练的士兵,怎么当得了骑兵?”常凯申笑骂道。
所有人看着他脸上的笑容,那有一丝骂人的样子。
统战部里面的这些将领,看着长官的这个样子,完全就是凡尔赛了。
这些人都是老带兵的了,骑兵是这么容易就练出来的吗?
新四旅手里的战马,从缴获到现在,一共还不到十天吧!
这样就能够练出来一支骑兵?
我不信!
整个指挥部里面的人都是这样想的。
无论他们信不信,新四旅的两个骑兵团还总还是存在的。
这个旅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常凯申问陈诚。
陈诚仔细回想了一下:“这个旅,从上到下对倭寇一点也不害怕。
士气很高!很高!
再就没有什么了。
我当时看到这支队伍的时候,明显能够看出来。
他们就是一支杂牌军组建起来的。
整个队伍的军装上就可以看出来,各支队伍的都有。
说话的方言,也是把全国各地的方言都凑齐了。
要说特点,这也算是他们的特点吧!”
这算是特点吗?
算!
解释了新四旅战斗力强悍的原因了吗?
没有!
杂牌军,当然是杂牌军了,全是一路收纳的溃军。
只是他们那么强的战斗力是从哪里来的?
这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
南京对两支队伍的嘉奖喜讯,很快就到了两支队伍里。
米雨石师部官兵有些不解地分析:为什么新四旅人少,得到的钱还多一些?
元峥笑着对自已手下的几个团长说道:“这是首领知道这一路上,我们打掉的倭寇实在太多。
不能够给我们升官,就只有发钱了。
这钱发下来,按照以前的规矩办!”
这两天连续大战,新四旅全体官兵都计算着的。
就等着到了南京领钱了,现在突然听到这样一个好消息。
大洋肯定是有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tuishu.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