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考生林飞,考中城隍!
第(3/3)页
“一人二人,有心无心!”
“这......这是蒲松林《聊斋》的故事!”
林飞轻声喃喃,言语之中满是震撼。
林飞素来喜欢研究怪志记载,所以,他对《聊斋》的内容可谓滚瓜烂熟。
《聊斋》中有一个故事,叫做《考城隍》。
故事是说,有一个姓宋的人生病,有一天一个官吏拿着一个帖子、牵着一匹白马找他,接他去考试。
宋公没办法,便骑着马跟着官吏走了,一路上他觉得周围的路非常的生疏。
最后,宋公进入到一座华丽的宫殿中,宫殿里摆着两张桌子,有一个秀才已经坐在一张桌子前,而他坐在第二张桌子前。
周围有很多人,宋公只认得有一个监考的人是关二爷。
而这次考试,题目就是八个字:
一人二人,有心无心。
“考城隍,居然是考城隍!”
林飞坐了下来。
《考城隍》的故事中,宋公最后成功考上城隍。他的答案让一众神仙考官赞不绝口,就是因为他的试卷中有这样一句话: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这句话,就是试卷的答案。
这句话的意思是:刻意的、带有目的的做好事,即使做了好事也不应该提倡和奖励。无意中做了坏事,不是自己的本意,即使做了坏事也不应该受到惩罚。
可以说,宋公的答案在那个年代非常的超前。
但,林飞并不这么认为!
林飞认为,无心为恶,但是固执的一意孤行,最后造成恶果,也要受到惩罚。
比如圣母。
圣母站在道德制高点,只想享受道德制高点的荣誉,没有恶意,但造成恶果,就该受罚。
同样,不管这个人的心有多么的功利,只要他真的做了好事,造福一方,那么他就应该受到奖励。
赏罚是个复杂的事。
林飞并没有抄宋公的答案。
他神色冷清,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答案。
“有心为善,善亦当赏;无心为恶,恶也该罚!”
“善恶难辨,赏罚分明;有痕可依,有迹可循!”
答完题后,林飞放下了笔。
这是他对善恶的判断。
城隍赏善罚恶的标准是人性,他认为考虑人性的同时,也要考虑这个人造成的事情的后果。
他放下笔之后,试卷在他面前慢慢漂浮而起,接着便燃烧成了一片火焰。
试卷在空中慢慢燃烧殆尽。
而后,一个威严的声音在林飞的脑海中炸响。
“考生:林飞。”
“考中城隍!”
记住手机版网址:m.tuishu.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