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陈爸爸的战场_九零年代当团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二章 陈爸爸的战场

第(3/3)页

从老家回来后的一个月里,学习进展肉眼可见的加速,立马就站到他这边了。毕竟像陈爸爸陈建国这样吃苦肯干又不生事端的人不多,两人搭档也挺合拍的,磨合半年好不容易上路了,突然换一个来,说不定又要磨合好久。

正是因为这样,陈爸爸在偶尔去请教问题的时候,技术员的耐心都多了,讲解也更细致。

元旦之前,他们项目组第一个小目标测试。很多人都等着看笑话,当然不是只看陈爸爸一个人的,好多工人的文化程度都不高,陈爸爸好歹还读了初中,某些人连小学都没读完就进厂了。

这一次不会淘汰人,但会根据进度的不同来分配任务。

分配的任务越重要,留下来的可能性就越高,反之亦然。

这一次的技术员跟工人是分开测试的,主要测试点是设备的了解程度,参数设置的能力,以及加工精度。

设备了解程度是笔试答卷,一共十道题,两道选择两道填空六道简答。

简答的要求也不高,不需要你阐述什么,只需要把步骤写出来就行。

然后是参数设置。根据题单要求进行参数的补足。毕竟他们不是专业的技术人员,什么配搭调整之类的跟他们无关,只需要记住几个重点参数的指标进行搭配设置就可以。这一部分其实不难,考的是工人的记忆力和细心程度。

说真的,能进入这个项目组的工人都是挑选过一遍的技术型工人,他们不怕吃苦,也有着坚韧的心性,但是高科技不是你吃苦就能掌握的,脑子的运转和记忆力的强大才是重点。可以说,在高科技的辐射下,工人更加偏向智慧型技术,而非以前的机械性加工。

第三个加工精度跟第二项密切相关,还涉及到手工操作的难点。这一部分也是技术员替代不了的。不然为啥后来数码机床都那么先进了,手工技术工种还是没有被淘汰。因为有些部件真的是机床无法加工出来的,全靠手工一点一点的敲打磨出来的。

为期十天的比试结束,陈建国出乎大家意料的以综合成绩排名第二的绝对优势站稳了脚。
记住手机版网址:m.tuishu.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