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超越时代的战术_星火200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13章 超越时代的战术

第(2/3)页

?”

    鲍勃突然插嘴道。

    助理愣了一愣,随即也反应过来。

    “是的,看上去有疏散化作战的意味等等,如果以两支陆军的装备水平来判断他们双方都能达成疏散化作战的基本条件。”

    “但问题是,他们的指挥能力能做到吗?”

    这话一说出口,指挥室里众人的神情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事实上,他们都是陆军的精英,虽然嘴上看不起所谓的“战术”,但实际上,在“装备至上”这个大前提下,他们每个人,对现代化战术的熟悉程度都不低。

    而疏散化作战,则是近几年才被提出来的一种全新的作战方式。

    它依托于更强力的指挥系统、更便利和稳定的数据链体系、更迅速高效的战术执行水平,是专门被提出来、用于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毁伤过载”形势的作战方案。

    它的基本原则就是在保证战斗力完整的前提下,尽可能让每个作战单元具备独立作战能力,将整体任务拆分成数百、数千甚至上万个次级任务,通过对每一个最小作战单元的实时调度,以敏捷化的指挥方式去规避敌方打击、寻求战果突破。

——    听上去很美。

    毕竟,如果能做到成熟的疏散化作战,每一个作战单元的效力都将会被拉到最高,一次战役中打出所有的弹药储备不再是神话,所谓的“火力浪费”则会被降到最低。

    美国之前已经被淘汰的“幽灵舰队”计划,就是海军实施疏散化作战、或者他们叫做“分布式作战”的一次尝试。

    只不过,那一次的尝试他们更侧重于装备方向,而现在的华夏似乎是在体系上有了突破?    “不可能这次参演的作战单元超过400个,其中有一大部分还是来自卡塔尔、沙特、IRAN的落后装备。”

    “他们甚至没有完善的电子系统,更不具备数据链统合指挥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去实现疏散化作战?开什么玩笑呢?”

    “哪怕是最天才的指挥官,也绝对不可能做到!”

    听到这话,鲍勃缓缓点了点头。

    是的,这样的指挥方式对指挥员的负担太大了。

    要知道,想要做到对全局的细致到最小作战单元的精确掌控,依赖传统的分级指挥体系是远远不够的。

    命令会变形、执行情况会变形、战术会被一线人员以灵活的方式去做“随机应变”,而每一次的变化,都有可能导致指挥官初始决策和最终目的的偏离。

    这也正是最能体现指挥官天赋的关键点。

    能不能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穿针引线、去对整场战局做“缝补”,就决定了指挥官在整场战役中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    可问题是,哪怕最天才的指挥官,也不会尝试去调度一个机枪阵地的位置。

    原因很简单,人脑是有极限的,算力也是有极限的。

    盲目追求细节上的精确,可能会导致指挥官忽视掉全局的战情。

    “这也许只是一个假象。”

    鲍勃开口说道。

    “他们不一定是在做疏散化作战,也许只是打算依托远程火力和较长的战线去增大侦查范围,尽可能获取更多的信息。”

    “毕竟,这次的演练中,双方的侦查手段都是有限的,信息的重要性便显得更加关键了。”

    “付出一定的代价去换取信息,这很划算”

    众人纷纷点头,但紧接着,就在几分钟之后,最新传来的情报,却击碎了他们的所有“预判”。

    红方的战线开始动了起来。

    在如鲍勃所说的一样获取到相关情报之后,混杂的、庞大的战线开始以一种极为复杂的方式被调动起来。

    相邻的几只小队互相配合,开始形成火力节点,而在一波打击完成之后,没有任何停顿,这支合成小队又迅速解散。

    远火分队不断地转移着阵地,步坦分队放弃了传统的夺点战术,反而凭借着其卓越的越障能力,开始在火线中间穿插,吸引了大量蓝方轻重火力。

    从上帝视角来看,调度最精确的那支步坦分队,几乎是在贴着对方的打击极限机动。

    再向北一公里,就会进入对方反坦克阵地的打击范围。

    再向南一公里,就会被返航的武装直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tuishu.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