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试射_星火200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3章 试射

第(2/3)页

经完全达到了上舰标准。”

    “现在我们要解决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专用发电机组的问题了。”

    “目前704所那边已经有了突破,跟马伟明马总也在沟通,后续会纳入综电系统统一布局。”

    “只要电力的问题解决,电磁炮上舰就没有任何障碍了。”

    “甚至有可能,我们会直接用电磁炮作为主炮,传统舰炮做副炮。”

    “这个就得再研究研究了,暂时不急.”

    一边听着王伟斌的介绍,陈念一边好奇地走上前去。

    他摸着炮管,下意识地问道:    “已经改成导轨炮了?”

    “是的,改了。”

    王伟斌微微点头,继续解释道:    “本来我们的方向主要还是线圈炮的,但既然你这边直接解决了等离子烧蚀的问题,那我们也不纠结了,换成导轨炮,效果也差不了太多。”

    实际上,电磁线圈炮和导轨炮是同一原理的两种不同的设计方案,两种方案之间各有优劣。

    其中,导轨炮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炮弹稳定性高,还可以通过电流大小调节初速,灵活性更好。

    它的缺点则是集肤效应明显,烧蚀严重,并且能量利用效率比线圈炮差得多。

    而线圈炮呢?    能量利用效率可以达到接近100%,弹体与炮管无摩擦,磨损较少。

    但问题是,线圈同步问题难以解决,导致炮弹稳定性得不到保证,并且对电枢线圈的强度要求也很高,实现难度很大。

    综合来看,以华夏目前的工业基础和技术水平,在未来二三十年的时间里,导轨炮是最有性价比的选择。

    至于线圈炮,则是可以等技术进一步成熟了之后,再去慢慢探索和完善。

    毕竟,有了传播综电系统和超大功率燃气轮机之后,区区50%的能量损耗,其实也算不了什么大事了    “效果怎么样?”

    陈念开口问道。

    “效果嘛现在可以试试,陈工,看看?”

    王伟斌立刻回答。

    陈念不由得有些想笑。

    不看的话,我上这来是干嘛来了?

    于是,他开口道:

    “那就试试吧。”

    王伟斌立刻拿起对讲机,带着陈念退到了安全范围之外。

    随后,周围等待已久的工程师们上前做完安检和准备,短短几分钟之后,电容充能完成,巨大的散热风扇开始运转。

    一时间,嗡鸣声响彻整个试验场,伴随着各种指示灯的亮起,连带着这个不锈钢铁皮试验棚的气质也随之摇身一变。

    从原本的农村结合部风,变成了未来科幻风。

    对讲机里不断传来各个工作人员的报告声。

    “准备完毕,充能已结束,目标锁定,可以开始试验。”

    “炮膛温度正常,降温准备好。”

    “收到,风扇已开启,开始装填。”

    “装填完毕,预热完成,可以发射。”

    “收到,可以发射。”

    最后一道报告声落下之后,王伟斌转头看向陈念,陈念微微点头,随即,王伟斌下达了发射指令。

    “开始试验射击!”

    “开始试验射击。”

    操作员最后重复了一遍王伟斌的指令,紧接着,发射按钮按下。

    没有任何征兆。

    首先是空气微微一震,紧接着,等离子烧蚀的火光才从导轨上升起,伴随而来的是炮弹突破音障的巨大爆破声,以及弹体推进部烧蚀产生的浓烟。

    仅仅是一瞬间,发射便已经完成,而在自动填充装置的加持下,第二发炮弹立刻填装到了导轨上。

    冷却系统的风扇很快吸走了浓烟、吸走了烧蚀产生的粉尘残留,并排出到电磁炮后端,导轨温度迅速下降。

    不到10秒的时间,第二发炮弹脱膛而出。

    紧接着,是第三发、第四发。

    一直打完了六发,整个发射试验才终于结束。

    陈念满脸震惊地看着发射结束后的电磁炮,随后又转头看向王伟斌问道:

    “你们已经完成自动装填系统了?射速能达到多少?”

    王伟斌骄傲地点了点头,回答道:

    “自动装填不算什么,小玩意儿而已。”

    “现在我们用的还是简略版的,凑合罢了,真正上舰之后,根据这门炮的性能,最高射速能达到30发左右。”

    30发每分钟,那就是跟055的H/PJ-45A相差无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tuishu.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