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大型直升机_星火200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1章 大型直升机

第(2/3)页

这架飞机能造出来,制造先进直升机所需的种种技术一定能顺势得到突破。

    于是,陈念没有犹豫,确定好性能参数之后,直接便启动了解析。

    他现在手头上还有110点源点,而这架被暂时定名为直-30的重型直升机所需要消耗的源点数量是28点。

    很贵,但也物有所值。

    因为,在直-30完成解析之后,他所设定的具有高雷达隐身性、高火力强度、高机动性的武直-30,所需要的源点数量直接从36点断崖式下跌到了6点!    而这6点源点,其实大部分还是花在了其配套的机体设计、雷达和武器设计上。

    直升机工业中所需的基础技术,已经基本全部打通点亮了。

    陈念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花了接近三个小时的时间,才把两架直升机的技术全部吸收完毕。

    接下来,就是慢慢将技术整理出来,输出给602所去研发落地了。

    想到这里,陈念拿起电话。

    他没有联系陈果,而是直接打给了林永明。

    国内的主力直升机研究所是哈尔滨的602所,这个研究所归属于中航二集团,虽然与一集团并不属于同一个集团公司,但双方交往密切,尤其在无人机研发项目上,之前的彩虹项目,就是双方合作的典型代表。

    所以,找林永明,和找二集团主管的效果是差异不大的-——最多也就是多了一个中间沟通人而已。

    电话接通之后,陈念直接开口说道:    “林总,重型直升机技术的事情有眉目了。”

    “我这边有几个关键技术突破的思路,主要包括无轴承旋翼、大功率涡轴发动机、总体气动布局几个方面。”

    “我想请您联系一下二集团那边,让他们准备启动研发项目——资金从星火小组的预算里出。”

    听到陈念的话,哪怕早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林永明还是忍不住吃了一惊。

    这么快?    要知道,从陈念提出要做重型直升机,到现在才过去了不到一周的时间。

    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别说“自己创造”,就算是有人把技术文档摆在面前,你想去看懂也没那么容易.    果然,对这个少年,还是不能以常理度之。

    哪怕抛开他身上那些神秘的光环,只看他的个人能力,也可以说是优秀得可怕了。

    于是,他开口回答道:

    “收到,我去跟二集团那边联系。”

    “不过小念,这么短的时间,技术消化起来怕是不容易。”

    “我建议先从涡轴发动机开始,搞定了这一块,后续其他技术的难度梯次下降,进度就能快起来了.”

    “我知道。”

    陈念立刻回答:

    “涡轴发动机肯定是最核心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我们没有任何案例可以参考。”

    “因为,这台发动机的设计功率在13000kw左右,比米-26的D136-2型发动机还要高出40%。”

    “我建议,还是采用H-20当时的策略,与俄方合作,尽可能降低落地过程中的难度。”

    “.这点我赞同,不过你先等等,多少千瓦?”

    “13000千瓦。”

    “.好家伙,伱是想把这台直升机的载重提到30吨以上吗?一个半C130?”

    “不是。”

    听到陈念的回答,林永明稍稍松了口气。

    毕竟,30吨的载重,确实是有点太过夸张了.    然而,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陈念便继续开口说道:    “按照我的设计,功率上升与自重上升是没有线性相关的。”

    “这架直升机的最大起飞重量要达到80吨以上,但是,机体自重要控制在40吨以下。”

    “所以,最大载荷不是30吨,是40吨。”

    “.”

    林永明彻底没话说了,停顿了好几秒,他才开口道:

    “这会不会太极端了?我是说,它的应用场景也许没那么广泛啊”

    “是有点极端。”

    陈念的声音没有丝毫波动,他继续说道:    “但是,这可以看做一种技术积累。”

    “等我们需要建设大型空中平台的时候,这架直升机的所有技术,都不会浪费的”

    几天之后,莫斯科,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厂。

    马罗科夫坐在办公室内,面对着米里厂的负责人侃侃而谈。

    “.所以这一次,对方提出的条件其实对我们来说已经是极为优越了,整整5架米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tuishu.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