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9章 金属氢电池起步,正是迈向未来
第(2/3)页
“其实也就是一些实务的工作罢了,换谁来做都一样。”
“最大的贡献还是你这边,陈工”
“还是别叫陈工了,就叫小陈好了。”
陈念打断道。
他实在是有些不习惯唐长红对自己的称呼,毕竟,在自己的心里,唐长红始终都还是那个“鲲鹏之父”。
抛去系统的加成,像唐长红一样的这一代人,始终都是自己心里不容质疑的高山。
“.小陈就算了,我跟老杨一样,叫小念吧。”
唐长红哈哈一笑,继续说道:
“小念,你这次专门过来,是打算待多久?后续的工作,你是要全程介入了吗?”
陈念点点头,回答道: “是的。”
“从今天开始,一直到H-20试飞成功,我就一直呆在603了。”
“当然,不是因为你们做的不好哈,是因为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我们必须保证H-20尽快完成试飞、形成战斗力。”
“所以,我想通过自己介入,去帮你们排除掉一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明白。”
唐长红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思索片刻之后,开口道:
“进展到这个环节,也确实是到了风险和问题高发的时期了。”
“飞控这块,有了等离子射流装置之后,整个系统的鲁棒性会有大幅提升,后续基本不会再有什么问题了。”
“我们能想到的,主要可能就是舱内结构的问题了。”
“至于雷达和电子那块,可能你还是要去跟14所那边看看,我们是打算给H-20上数字阵列雷达的,据说他们在性能上做了优化。”
“然后最后的、也是最难的,变循环发动机,606所那边进展很快,估计问题也不会太大——他们毕竟有经验嘛。”
唐长红的话说完,陈念微微沉吟了几秒,随后问道:
“隐身涂层呢?这块没什么问题吗?”
“材研所那边反馈是没问题——之前歼二十二上不是用了少量石墨烯材料吗?现在基本实现量产了,会用在H-20上。”
“那就没问题了。”
陈念长舒了一口气。
如果唐长红所说的情况没有水分,那后续,H-20项目的进展,就真的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了。
自己要做的,就是盯紧流程,避免后续出现不可控的风险. 从唐长红的办公室离开之后,陈念回到了他自己在603所的住处。
在房间里,他再次检查了系统中的源点积累情况。
等离子射流激励装置并没有消耗他多少源点,到现在,他已经积累了27点源点数量。
并且,每日新增的源点数,也维持在了0.35点的基础上。
也就是说,源点日常增长的数量达到下限了。
这都是此前输出的科技实现技术裂变的结果。
另一方面,新型能源材料的学习也已经基本完成,下一步,他即将迎来真正的实操阶段。
距离解决新型能源问题又近了一步啊 陈念再次尝试对之前看好的Amprius锂电池进行解析,而这一次,解析的源点消耗已经降到了16点。
相比两个月之前,源点消耗整整下降了4点。
毫无疑问,这是他这段时间努力学习的奖励。
不过,源点的下降应该也已经接近系统能给出的上限了,想要继续往下打,就要不断深化自己的学习。
但那样的方法是得不偿失的——花费上千个小时的时间去研究,换来源点消耗再下降10点的成果?
那我还不如直接把Amprius锂电池造出来得了。
想到这里,陈念下意识就要开始解析,但突然间,他的脑子里闪过一道灵光。
等等。
如果Amprius锂电池锂电池下降到了16点,那.金属氢电池呢?
这玩意儿一直只存在科幻小说中,哪怕是十几年之后,也没有人能对它是否存在下定论。
不过,现在陈念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确认其实现的可能性。
那就是,用系统去尝试解析。
随着“金属氢电池”这几个字符通过陈念的意识被输入到系统中,系统的反馈也立刻出现。
【金属氢电池:这是一种能量密度极高的电池,同时,它的技术复杂程度也极高】
【解析源点消耗:1192点。】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tuishu.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