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3章 又省下上千亿
第(2/3)页
多。”
“嗯我觉得也没问题。”
陈念点头回答道。
在上次事件平息之后,海外邻居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出来搞事情了。
但有备无患,维持住基本的军事存在,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而最好的军事存在方式,就是军舰和战斗机。
“不过说起来,米国那边好像也把他们的环太平洋战略暂停了啊?”
“之前不是还说要在南边部署中程导弹吗?现在没消息了?”
“没消息。”
陈果摇头回答道。
“不只是中程导弹计划——就是他们的导弹墙计划,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已经被搁置,连岛国那边的THAAD部署,也已经被取消了。”
“而且,这两个项目都不是他们主动撤出的,反而是当地官方拒绝的。”
“这种情况对我们很有利啊可以说,他们的影响力第一次出现了被动的下降。”
“看来,我们前期的几次行动,确实是成功地打出去了。”
“按照这个趋势,只要深蓝16项目完成,01号航母一下水,整个第一、第二岛链不说尽在掌握,至少也能势均力敌了。”
“很不错。”
陈念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这一通复盘下来,让他有了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整整三年过去了。
三年之前,整个国家还处在一片恐惧和焦虑的氛围之中。
一个军事实力与我们相差无几的中东强国被吊起来打,每个人都在问,下一个会不会是我们? 但现在,这个问题已经悄悄地消失无踪了。
大家普遍在想的问题只有一个: 还需要多少年,我们才能真正与他们抗衡?
暂时,还没有答案。
毕竟,现在的我们只是在努力的补上那些缺少的东西、堵上那些最紧急的漏洞。
想要走到引领者的位置,还需要时间。
但陈念相信,很快就会有的。
离开陈果的办公室之后,陈念按照之前定好的计划前往王建成的实验室。
这时候,乔麦已经正式加入了他的团伙,开始帮他做外骨骼机电液一体化改造了。
自己过去,就是想看看他们的进展怎么样,需不需要什么额外的帮助。
在路上,陈念打开系统,开始审视自己当前的源点情况。
由于此前京石段铁路的“引流”宣传,他的源点增长数量远远超过预期,到目前为止,已经积累了24点源点,日均源点增长数量也达到了0.5的峰值。
不过,最近几天,源点增长的数量显著下降。
很显然,是因为“重型机械”这个分类的技术裂变潜力已经快要被榨干了。
下一步,应该要让李想他们那边再去沟通,输出更多的科普类节目,从而引发新的裂变。
做什么好呢? 歼二十二似乎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向。
或者,燃气轮机?
总之让他们去操心好了 几分钟的时间,陈念已经到了实验室的门口,还没走进敞开的大门,他就已经听到了里面王建成和乔麦的讨论声。
“.这个电机完全不行,反应速度太慢了,再加上液压系统的延迟,操作会有严重的顿挫感。”
“这玩意儿真上身了,别说跑步了,连走都很难走起来。”
“延迟至少要控制在300毫秒以内吧,超过这个数字,敏捷性就没办法保证了”
说话的是王建成,他似乎对现阶段的成果很不满意。
“那没办法,现在的电机极限响应速度也要到500毫秒了,要达到你的标准,起码要等下一代直流伺服电机出现才行。”
乔麦有些无奈地回答道。
“但不是说电机的响应速度都在10毫秒内吗?快的甚至可以达到0.1毫秒。”
“.你说的那是启动响应速度!要达到工作转速,0.1毫秒够吗?我们现在能做到500毫秒已经很不错了”
“实在不行就不要追求敏捷性了吧,先把负重的问题搞定。”
“那跟我设计这套外骨骼的意图就违背了啊!”
“哪有什么设备是能一开始就完全达到设计目标的啊?都得一代一代地去迭代.”
里面的两人还在争论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tuishu.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