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最强之矛!H-20!_星火200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3章 最强之矛!H-20!

第(1/3)页

第223章  最强之矛!H-20!

    回到自己的住处后,陈念开始梳理自己“对外出售萨德系统”的计划。

    所谓的萨德系统,其实是THAAD缩写的音译,准确来说,它的名字叫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即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

    它是美国导弹防御局和美国陆军隶下的陆基战区反导系统,由洛马、波音、雷神几家公司联合设计研发。

    一套系统通常由指挥车、火控雷达、6部8联装发射装置和48枚拦截弹组成,但根据不同的战场环境,这套系统的设计组成也会在配置上有所不同。

    不过,综合来说,萨德系统的整体作战方式都是一样的。

    都是在1000公里之外发现目标,随后发射拦截导弹,在40到180公里的范围内,用KKV弹头摧毁目标导弹。

    这套系统的流氓之处主要在于两点。

    第一,AN/TPY-2  X波段雷达的识别范围极广,虽然美国号称只有500公里,但实际上,根据普遍的技术推测,这套雷达的侦查范围至少达到了2000公里。

    也就是说,如果它被部署在东亚东南亚,只要战略导弹一升空,它就能立刻发现。

    用通俗的例子来说,这套系统就是把摄像头塞你家落地窗外了,无时无刻不监视着你的一举一动。

    哪天要是发现你气势汹汹地去厨房里取菜刀,他就立刻把信息传达给指挥系统,派人拿着刀枪棍棒去门口堵伱。

    这种行为有多恶心,不言自明。

    第二点,就是这套系统的拦截范围极广,可以覆盖洲际导弹飞行末端、以及中程战略导弹的飞行中段。

    对一个小国来说,只需要几套萨德系统,就可以防卫整个国土范围。

    更不用说它还有一套智能化的“拦截-评估-拦截”的二次防御系统了。

    可以说,当时最强导弹拦截系统的名号,不是浪得虚名。

    要把这套系统提前解析出来,甚至还要提供给日韩,用来冲击美国的军火附庸计划,实际上陈念也是有些犹豫的。

    在最初的冲动之后,他开始静下心来考虑,如果真的要出口,需要对其作出什么样的限制。

    首先,雷达性能是一定要削弱的,不然,整个东海岸都将暴露在对方的侦查范围之中,这对己方的战略布局极为不利。

    其次,二次防御、二次毁伤功能也要削弱,我们的战略导弹保有数量本来就不多,防御次数每多一次,就相当于我们的有效导弹数量缩减一半.——    但这么一来,萨德系统的核心能力都已经被极大削弱了,谁还来买?    陈念不由得陷入了矛盾之中。

    眉头紧皱地思考了片刻,他无奈地放下了手里的笔。

    看来,这事儿还真不是靠自己一个人就能搞定的。

    与其闭门造车,不如马上汇报,把星火小组里的军工、军事专家都拉起来,听一听他们的建议    于是,两天之后,星火小组内部的临时工作会议召开了。

    而会议的主题,正是讨论在国内发展萨德系统、以及对外出售萨德系统的事宜。

    会议上,大部分专家对这个计划都表示赞同。

    “我认为,现在我们搞萨德,或者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说,搞CNMD系统,那是确实可行的。”

    “因为,在数字阵列雷达技术逐渐走向成熟之后,我们的雷达工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也是时候基于这个发展,进一步地去在各个领域开疆拓土了。”

    “另外,随着DF-17的到来,我们的战略核威慑能力已经有了显著的上升,矛有了,盾也要跟上来。”

    “这个时间点搞CNMD,不早不晚,我说的话,是正正好好。”

    听到他的话,会议室里的众人纷纷点头,其中,负责雷达的专家开口说道:    “陈念同志提到的AN/TPY-2雷达,实际上也不算什么太难啃的骨头。”

    “我们这边把数字阵列雷达的各项技术消化完之后,转向X波段雷达所面临的技术难点并不多。”

    “甚至我在这里可以托大地说一句,如果只是要造出一个实验型号,那么给我们3个月到6个月的时间,就已经足够了。”

    “至于其他的技术.看看大家的意见?”

    话音落下,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tuishu.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