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即将撕裂的大明_明天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一章 即将撕裂的大明

第(2/3)页

位,士子不思报效国家,反而经商与小民争利。朝廷百官也不以言利为耻。遇一事,则思此事于我有何利?”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而今陛下四十年之经营乃有今日,臣恐此等隐忧能令陛下四十年之辛苦,毁于一旦。冒死而言,还请陛下恕罪。”

朱祁镇说道:“卿何罪之有?而今局面,卿有何策?”

朱祁镇虽然对曹鼐很多说法,并不是太感冒的,但是有一点朱祁镇不得不承认,曹鼐说的对。

朱祁镇要面对的是即将撕裂的社会体系。

太祖皇帝所建造的体制,就是为了将大明建立成一个大农村,彼此安安分分在村子种地就行了。

甚至以固定税额,将当初的一切都固定下来。

朝廷每年从各地征收的赋税都是定额。

军户,匠户,等等户口制度,更是希望能够父子相承的继承下去。

如果世界是一张照片,或许太祖皇帝的想法就能成功了。

可惜世界是运动的。

一切都在变化的。

太祖皇帝体系已经不在适应于而今的世界了。而朱祁镇的变法更是加剧了这一切。

从官场到士林,从士林到民间,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商业,从商业到工业,一切都在变化之中。

在这种不同的变化之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利益诉求。

而这些利益诉求在彼此对立且碰撞的。

并非在此之前没有。

而且在此之前,从来没有这么激烈过。

不管愿意不愿意,朱祁镇都必须面对这个结果,一个撕裂的社会。

不过,朱祁镇从来不后悔。

也没有什么可后悔的。

因为,朱祁镇不这样做,这个社会就不会撕裂吗?

不,大明后期的种种表现,证明在嘉靖时期,大明各个社会阶层就已经开始撕裂了,不过这种撕裂被掩盖在内忧外患之中。

而且每一个人大臣能弥合。

大明虽然亡于满清,但是他本质上是亡于各种社会问题的。

面对这样的问题,大明并非没有作为的,也是做了很多事情,比如各种正人心,正士风的事情。

但是都是官面文章而已。

没有什么作用。

这就是儒学对社会治理的极限了。

既然,这样的事情此早就会来临,朱祁镇又有什么好担心的。而且一切社会问题,在生产力发展之前,都是可以解决的。

对这样的事情,朱祁镇心中是他有预料的。

不过,即便是有预料,他也想听听曹鼐有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tuishu.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