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儒家激进派
第(2/3)页
,说什么心性上的问题。
所谓之三教合一。
但是作为一个社会学科,他们在具体的政治思想上,也就一个理学家一直提倡的乡礼之外,也没有什么新概念。
朱祁镇提出这个命题,是一个足以震撼人心的思想命题。
一切政治上经济上的变化,都是先有思想上的变化。
这一个问题,却是足以震动整个大明思想界的问题。
朱祁镇虽然不知道整个的大明的仁人志士,会有什么样的回答。
但是足够乱起来,才能将理学的统治地位撬动起来。也足够让朱祁镇有办法,将自己的私货掺杂起来。
这更是一个阳谋。
此刻,朱祁镇回想起自己之前所想的事情,总觉得有一点小家子气了。用权谋多过阳谋,而此刻光明正大的提出这个问题。之前朱祁镇很多困难都迎刃而解了。
只是这一件事情,并非没有后遗症的。
于谦沉默片刻接着说道:“只是臣有一个担心,却不敢不言。”
朱祁镇说道:“先生请讲?”
于谦说道:“王莽之祸,陛下不可不慎。”
朱祁镇听了这四个字。心中也不由的有些疑虑。
儒家很多时候都是保守派,但是儒家就没有激进派吗?
有,王莽就是如今激进派的杰作。
如果看王莽的所作所为,几乎所有作为都是儒家所提倡的。在西汉末年,哀平之世,儒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面对哀平之世,种种的社会问题,天灾人祸,乃至于动-乱饥荒。
儒家涌出了再受命的思潮。
就是认为,这已经是天厌汉室,必须有新王再受命,改易德性,才能解决社会上的种种问题。
这种思潮是各种儒家学派的共同作用。
当时汉人极度有自信,不仅仅在军事上,政治上,极度有自信,在学术上也极度有自信,他们想用一个理论,解决世界上的所有问题。
从历史下流看。
王莽自然是失败者。但是如果从王莽篡汉当时看,几乎是天人相应。只有丞相翟方进之子,翟义等人起兵对抗王莽篡位。也被轻松平定。
至于之后天下皆反,乃是王莽社会实验失败之后,才掀起来的。
王莽靠的什么轻轻松松篡位的,这固然有王家数代积累的政治力量,但也有儒家士大夫信仰的力量。
当时最有名的大儒刘歆,更是亲自下场来支持王莽。
于谦提出这个问题,其实就说明一件事情,那就是事情的开始很容易,但是事情的结束就未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tuishu.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