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会试_明天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会试

第(2/3)页

朱祁镇不应该关注国库之中结余多少,而应该关心百姓如何。

这对不对?

是正确的废话,没有一点实用价值。

朱祁镇毫不犹豫的将这一张试卷打出前十,让后面依次补充上来便是。

不过,有一卷试卷,却给朱祁镇带来大惊喜。

“然人之所以生,必有所以养而后可以聚之,又在乎生天下之财,使百物足以给其用,有以为聚居衣食之资而无离散失所之患------”

朱祁镇忍不住叫好。

无他,这一句话否定了,天下财富有定数,不在官而在民。

甚至将财富的产生与人的生养有直接的关系,几乎是劳动产生财富的另类表达。朱祁镇简直大喜过望。

周忱的财政改革,下面士林一直有异议,即便周忱谥号,文忠。但是也挡不住身后很多人对他暴敛之臣的评价。

这一点,让朱祁镇很无奈。

甚至形成一个怪圈。

反正为政府增加收入的大臣,都有不好的评价,乃是暴敛之臣,任何放任税源流失的大臣,却是宽厚仁德,爱民如子。

让朱祁镇评价,就是小仁乃大仁之贼。

没有赋税,朝廷该怎么运行?

没有赋税,朝廷该怎么赈灾?

没有赋税,朝廷该怎么抵抗外辱?

只是对很多人来说,这些都不理解,也不想理解,不管你说的天花乱坠。反正天下财富,不在官就在民。

在官的多了,自然是剥削百姓,自然是暴敛之臣。

甚至这种舆论之下,大明财政不产生危机才是咄咄怪事。

朱祁镇一直想扭转这种氛围,但是这种经义上的争论,朱祁镇很不好下手。

一,朱祁镇虽然有过几年中国经史教育,但是在这上面的造诣并不高。原因无他,古代经史博大精深,并非朱祁镇几年之间就可以学透的。而且当时学习的时候,朱祁镇更多是在揣摩权谋之道,而并非经义本身。

二,就是朱祁镇也不好插手。最主要是不好直接插手。

说起来,儒家每一个学派的产生,发展与没落,其实都与皇权有关系,但是有关系是有关系,让皇帝直接下场当学问上的大宗师,所谓之君师一体,看起来很美妙,但是隐患太大了。

朱祁镇即便是插手,也必须先有人提出相应的观点来。

而此刻,朱祁镇等到了。

朱祁镇拍着这一封试卷,说道:“此乃魁首。”

陈循自然不会意义,说道:“恭喜陛下,喜得良才。”

其实这一封试卷,在诸位考官之中,也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tuishu.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