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24章 牡丹
第(2/3)页
有自己的田地,要在给东家种完之后再种自己的,而普通的农民,习惯三月三到三月十五陆续开始种……这样到三月初十就种完一批了。种子的数量是有限的,全种肯定不够啊!所以这样刚刚好,我会签契把种子赊欠出去。”
“而我这一次只推占城稻,一年能种两次,过程中会明显看出差别,更深入人心,然后第二季买种子的,都是有一定资产的人,有家有业,同样便于管理,这样下一步的推广也比较容易。”
炎柏葳先是微怔。
因为这明显不是她的路子。
先挑大地主的一部分田地来做,这样明显更容易管控,方便省力,不容易出问题。
再一想,他就明白了。
如果先挑大地主,那样后续,他们看到了有利可图的良种,肯定不甘心卖给本地这些没钱的农民,施压就相当于明着叫他们少赚钱,不施压,起码两三年之内,本地农民是种不上新粮的,而到那时候,她有可能就不在江南了,也没法做什么。
而如果用她这种方式,相当于第一批种的是最穷的人,又相当于是替她种的,除了一部分极端的人,一般不会有问题。然后就像她说的,后续再买的,都是有些余财的,推广起来确实更方便。
炎柏葳柔声道:“我叫人从茂州运一些来可好?掺着你的来卖,把江宁府这一季全种新粮?”
唐时锦沉默了一下。
她回江南的目的,是为了把江南官场这个举足轻重的利益团体,一步步笼络到手中。
所以主要还是以经商为主。
而改良粮种,也并不是为了沽名钓誉,而是为了这个天下,是为了让江南更加富足,更加有份量。
因为路子不同,所以她并不需要“声誉”。
唐时锦道:“那这样,我回头叫小探花回去一趟,见见王慎行,说服他,让他派人去各处宣讲,问问有没有人要买新粮,可以赊欠,待收获之后,直接还等量的种子不加利息,其它的,官府也会按市价收什么的,这样一来,也会吸引一批买不起粮种的赤贫之人,也可能会有一些田地多的。总之这样各阶层都有。”
她顿了一下:“为了避免人太少,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tuishu.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