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专治洋人_清末的法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43章 专治洋人

第(3/3)页

的智慧,远非常人可比。”

    徒弟的拥趸还是挺多的。

    赵传薪不接这茬,不能让本杰明·戈德伯格尾巴翘天上去。

    他看了一圈:“古丽扎尔呢?”

    这里唯一长得不歪瓜裂枣的人不在,叫赵传薪好生失望。

    本杰明·戈德伯格奸笑:“师父,俺就知道你一回来就惦记小师娘。她爹没了,她在王子庄照顾她娘。”

    赵传薪确实想那个说话跟崩豆一样快,走路蹦蹦跳跳的小姑娘了。

    他又问:“尼古拉呢?”

    “尼古拉在后面捣鼓涡轮机。”说到尼古拉·特斯拉,本杰明·戈德伯格有话说:“师父,尼古拉真是个天才,他发明了一种用无电线远程操控机器的方法,让俺受益匪浅,刚刚便用此小试牛刀。”

    赵传薪想到了什么问:“除了遥控,他最近在研究什么?”

    “三个方面,第一还是他的无线电输电,第二是涡轮机,第三是遥控技术。”

    赵传薪眨眨眼:“那啥,他没研究飞碟么?”

    “飞碟?”本杰明·戈德伯格错愕:“没听他说啊。不过他从报纸上看到了有人正研究无线电,还想申请专利,这让他很不痛快,说是谁敢抢他专利他要回去打官司。”

    “……”赵传薪最在乎的就是飞碟是否存在,到底能不能飞起来。“害,以后多督促他,让他研究飞碟。”

    不用想也知道,尼古拉·特斯拉闷声不响却争强好胜的性子,总是让他多走歪路,发明的东西通常很古怪难以应用到商业上。

    也正是因为如此,后世有许多人神话他,将他的发明吹到了天上。毕竟无法求证的事情拿出来出牛逼不容易露馅。

    尼古拉·特斯拉或许正废寝忘食,以至于吃饭的时候墩子要将饭菜端到后面的实验室去,赵传薪自始至终没看见他。

    席间,西北刀客们频频举杯,恭维话一箩筐。

    “掌柜的神武!”

    “掌柜,你究竟打死多少俄人?”

    “掌柜,沙俄赔付战争款是否归你?”

    “掌柜,听说沙俄赔付给你个人一块地,是真是假?”

    赵传薪烦不胜烦,因为早过了当时的兴奋劲儿。

    不就是喝酒么?我赵传薪怕过谁来?

    以他为中心,左手端杯右手轮,右手端杯左手轮,他一人分战两边,把所有人喝的面红耳赤,这才草草吃了倒了半碗辣椒油的羊肉面。

    吃过饭,赵传薪回到卧室,先把铜眼取出摆放好,还写了个字条:谁也别动。

    然后把装进空间的酒水倒了出来。

    跑长途最累人。

    可他还是取出《旧神法典》。

    再累也不能耽误赚钱。

    【今天,那些青少年又来了,有许多来问询丝绸和茶叶的人。】

    【但库存已经不多了。】

    赵传薪把今天采购的东西传送过去,做着所有它山之石都可以攻玉的美梦。

    可星月的话照进了现实。

    【纸张无人问津,胶水和膏药没人多看一眼,陶器和草编、胡麻、苫布等让人不屑一顾,在符文之城有一种强劲耐磨的面料,这里的裁缝手艺高超,除了丝滑柔软高贵的缎子外,那些贵族不觉得胡麻和棉布有多好……】

    赵传薪脸皮发烫。

    星月那狗东西,果然够智能。

    【茶叶、丝绸、瓷器、香料则遭到了追捧。】

    赵传薪传送过去一张图纸,写:

    【我让工匠去裁缝铺,照着图纸做一套衣裳。】

    【工匠出去没多久回来说:已经照你吩咐,花了1银币定金,完工后支付剩余7个银币。】

    至少符文之城的裁缝铺子不算贵。

    【工匠又说:我打听到了一件事,沙漠皇帝磨刀霍霍,正准备进攻一伙由海市虚境支助的沙盗。】

    【我说:好吧,但那不关我的事,他别来招惹我就行。】

    星月振奋说:因为你在融合节大闹一场,沙漠皇帝损兵折将脸上无光,急切想要几场胜利摆脱失败阴影,这是个机会,因为物价会上涨。

    赵传薪听说要发财来了兴致:“我该怎么办?”

    星月说:正好你想在各处建传送点,不如明天动身南下,先去汉口,再去港岛、澳岛。我在莫理循的家里报纸上得知,在南-浔丝商中盛行“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的说法。去那里进货物美价廉,货物量大。

    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赵传薪也听过。

    象是最富有的,牛次之,金狗最瘦。

    其中为翘楚者,乃南-浔的的刘镛,据说家财高达两千万大洋。

    南方最有名的富商,杭-州的胡雪岩,宁-波的叶澄衷和南-浔的刘镛。

    当然,刘镛已经死了,但他次子刘锦藻子承父业。

    星月说:南下时,就去找刘锦藻,他的产业不但涉及丝绸,还有房产和典当行等等为生丝产业分担风险。

    赵传薪点点头。

    这时候有人敲门:“师父,是俺,俺给你看看卷王技术学院造的枪……”

    ……

    南-浔。

    刘锦藻对张增熙说:“美国传教士韩明德,看似传道兴学,实则带着发财目的前来。自光绪二十二年,他便坐拥莫干山的两套别墅,如今房产更多。”

    他们也有房产生意,两者很难不发生矛盾,但大家都不敢招惹洋人,是以愤恨。

    张增熙冷笑:“还好我等齐心协力,否则让此人得逞,又是我国大地上众多洋人教案中打输了官司的一例。”

    他们说的是之前闹的很轰动的“海岛教案”,没什么新鲜的,同样是洋人传教士侵占土地的案例。

    不过这次和以往不同,以刘锦藻和张增熙为首的湖-州缙绅罕见的打赢了官司,夺回了土地。

    有人夸张的说这是近年来中国人唯一打赢的一次涉外官司。

    打赢归打赢,但议结合同中十五项条文中,刘锦藻等人仍有三项条文涉及到妥协之处。

    让出了一些公共道路,并且还要出资修路,韩明德等教会出资修建的医院拆除搬迁的费用大概500鹰洋也要由刘锦藻等人支付。

    不过这已经算是巨大的胜利。

    刘锦藻满脸心狠手辣:“地收回来了,可那些县官儿昏聩无能致使此案发生,我们得罪了他们,等新皇登基,索性联名上告摘了他们的顶戴,让他们彻底无法翻身。”

    张增熙叹口气:“说来说去,还是咱们窝里斗,就没人治一治这些洋人么?韩明德此人道貌岸然,我每次见他都要作呕!”

    刘锦藻眉头一挑:“怎地没有人治洋人?听过赵传薪么?他专治洋人!”

      又发烧了,38°,好好好,这么整是吧。

    (本章完)
记住手机版网址:m.tuishu.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