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教战守策_帝国败家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二章 教战守策

第(1/3)页

  诸国争霸,该如何自处?

  这就是赵国如今面对的最大困境,大陆之上列国纷争,赵国位于大陆中部地带,四周被各国环绕。

  北边越国虎视眈眈,在两年前已经对赵国用兵发动战争,若不是赔款割地,恐怕也不会退兵。

  西边游牧蛮夷拥有强大骑兵,不时骚扰进犯!

  南边……

  东边……都是如此!

  战争是必不可避免的形式,这才是赵皇出此策论的原因。

  民生、教化、水利、建设、刑罚……王康为此他猜了十多题,而这个也在其中,所以他是真的胸有成竹!

  题目一出,一篇策论就瞬间出现在脑海,“教战守策”

  这是由古代著名文学大家苏轼所作,是散文名篇,也是一篇绝顶策论!

  北宋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积极实行变法,苏轼因政见不合,自请外调,在杭州等地任地方官。

  宋仁宗嘉祐年间,苏轼就向朝廷进献了《教战守策》,根据当时战争必不可避免的形势,建议早做准备,以免发生不测之患。

  当时情形就与现在类似,所以王康首先想到的就是这篇。

  他没有任何犹豫的就开始下笔。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董乾看了王康一眼,心中更加的不屑,刚知道题目你就开始写,这说明完全没有构思的过程啊!

  策论是这么好写的吗?

  一篇精彩策论哪是这么容易写出的,虽说时间是比较紧,但总得想一想吧,你这分明就是胡写,瞎写,乱写一气啊!

  你是如此,我可不同,董乾眉头皱起,这个得好好构思,哪怕是知道自己必赢,也要写出一篇绝顶策论,彻底的碾压王康。

  而且,他还要凭借着这篇策论,在父亲的运作下,当新奉县的县令!

  对他来讲,这就是一场考试!

  台上李济同等人也是看到了这一幕,有你这么答题的吗?刚知道题目就开始答了,这么做的只有两种,一种是学霸,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tuishu.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