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九爷施手段_布衣首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 九爷施手段

第(2/3)页

,顿时觉得自己矮了一半,额头上冒出豆粒大的汗珠来。

  “老、老爷饶命,小人不是有意冒犯。小、小人这张嘴……唉!这辈子坏就坏在这张嘴上了!”他后悔不迭,可手又被捆着,只好在地上“咚咚”地磕头。

  “嗯,还知道上下尊卑,心里还有王法。既如此,给你个机会,且起来,抬头说话!”

  麻九说得不紧不慢,示意亲兵一把将陆九提起来,叫他跪好了听大人提问老实回答。

  “你是蓼花子的手下?”麻九问他。

  陆九摇头:“小、小人是独山大首领茅太公的部下。”

  茅太公,真名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这人叫太公,其实是个遮掩,本身只有四十岁而已。大约少白头的缘故,年纪轻轻就开始头发花白,故而有了这个诨名。

  独山周围有七个首领,大小寨子加在一起也有上千号人马。由于畏惧江豚的势力这七家立了盟约,所以被外界统称独山七家寨。

  这个茅太公因为有计谋并且勇猛善战,被推举做了“大首领”。

  本次蓼花子发英雄帖独山也收到了,茅太公觉得这是攀上粗腿的大好机会,如果表现好那么将来可以与蓼花子携手抗击江豚。

  独山派出了八百人参加对余干的攻击,七家的首领全部积极参战,给蓼花子留下良好印象。根据陆九的供述,鹭鸶港对面就是独山的人马。

  原本投桃报李,蓼花子意思是将攻打雷家湾的好事交给独山为首的先锋部队,人数为千六百人。

  但不知为何昨天忽然接到蓼花子的指令,让他们停下来等大部队跟上。

  “蓼花子没跟在后面么?”麻九问

  “没有。”陆九摇头:“他们还停在乌泥镇哩。”

  麻九想想:“你可听说是什么原因么?”

  “听说了个谣传,不知真假。”陆九回答:“据说出发前蓼花子派出董七往北去饶州府城下招摇,想迷惑官军。

  谁承想官军那边做了个局,放出消息说因战事吃紧,府台急令乐平县把今年刚收上来的秋粮和在库税金统统运抵鄱阳上缴。

  一道天(即董七)贪那粮草和税银,就带着队伍连夜奔袭芦田,结果官军在铁栏关设伏,把他打得大败。

  蓼花子是因这事要接应和掩护董七撤退,所以让我们也停下来了。”

  这是个重要的情况,麻九立即意识到初战失利会对湖匪的士气产生不利影响。

  而所谓一鼓作气,蓼花子这样犹犹豫豫又打又停,会极大危害他在众家首领面前的威信。

  从陆九半个时辰的供述中,麻九得知了湖匪队伍的大概构成和基本情况,心中有了比较全面的印象。

  他叫人给陆九松绑,然后拿来些粥、馍和腌菜,边聊边看着他狼吞虎咽地吃掉了十一个馍和四碗粥,苦笑着指着闻讯赶来的何炜道:

  “这还真是个宝,居然有如此肚量。你看你干的好事!”

  何炜抓着头皮直咧嘴:“那、谁想到叛匪那群里净是这样的?这不又是一个王一斗(王习的绰号)?”

  “你少拿人家说话,”麻九半开玩笑地说:“人家捉的好歹是个将军,你可给咱只领来个养马的!”

  “谁说我只是个养马的?”陆九嘴里满满地口齿不清地连说带比划:“我以前养过马,现在不养了。七家寨里连一匹马都没有!

  他们看我武艺还行、胆子又大,所以让做了哨探。我这次出来是奉命来查探这雷家湾周围地形的,茅太公想知道从哪里进攻最好。”

  “瞎说,我们逮到你的时候,你可不是在看地形的。”

  “那、那还不是因为肚饿?出来也不叫吃饱,只说那半顿回去再给吃!哼,其实里外两顿都只半饱,拿我当傻子么?”他说得有趣,众人哄地全笑了。

  笑声中麻九朝何炜使个眼色,后者便让大家都回去该干嘛、干嘛。

  把人都轰走,翻身回来何炜掩上屋门,回头见麻九正把手搭在陆九肩上,很认真地对他说:“跟着我干,让你天天这样吃,可好?”

  陆九打个饱嗝,吃惊地眨着小眼睛:“您是说……每天都让小人吃这样多么?校尉大人,你、你莫要耍小人呵!”

  陆九吃饱喝足又被放回去了,他哼着小曲儿走在塘边,手里将根树枝扛在肩头,树枝的另一端挂着个蓝染的小包袱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tuishu.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