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7章 光富不行,必须还得贵
第(3/3)页
挠了挠头,赶紧将刀放了回去。
“出去恭恭敬敬地给人行礼,说我邀请他一叙!”李佑放开手,冲富家公子努了努嘴。
洪成金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走到驿道中间,按照李佑说的,向富家公子施了一礼,邀请他到树下一叙。
当富家公子看向李佑时,李佑冲他招了招手,笑了笑。
富家公子见李佑仪容温文尔雅,态度和善可亲,也就消除了戒心,下马,来到李佑面前。
“敢问兄台,高姓大名?家住哪里?”李佑起身,冲富家公子施了一礼。
“在下李崇晦,河间府人士!”富家公子冲李佑抱了抱拳,说道,“还没请教兄台尊讳?”
“在下李五郎,长安人士,现居邙山!”李佑笑了笑,说道,“兄台与河间郡王是何关系?”
河间郡王李孝恭,李渊的从侄,和李世民是一个太爷爷,乃是唐初名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隋末乱起,李氏家族除李世民带兵纵横天下之外,宗室之中,唯李孝恭一个人以军功被封为王,李孝恭先是攻略巴蜀、再平定萧铣、又经略荆州和岭南,帮大唐打下了半壁江山,可谓战功赫赫。
后来,有人诬告李孝恭谋反,被李渊召回长安,李世民上台后,将李孝恭封为河间郡王。
贞观十四年,李孝恭得了急病,暴毙而亡,李世民亲自举哀,命李孝恭陪葬献陵,也就是李渊的陵墓。
李佑认识李孝恭,但李孝恭的几个儿子就没印象了,因为李世民上台,就让李孝恭去河间就藩了,那个时候李佑还很小,只有五岁。
但几个从兄弟的名字,李佑还有些印象,李佑记得李孝恭的第二个儿子就叫李崇晦,再加上对方说是河间人士,所以才有此问。
“河间郡王正是家父!”李崇晦有些惊讶地看着李佑,“兄台听过我的名字?”
“我在京城时,曾听过河间郡王的英名和事迹,心生向往,所以就留心了一下,听过兄台的名字!”李佑笑着说道,“再看兄台威仪不凡,玉质金相,又从河间而来,所以才有了猜测!”
听李佑说完,李崇晦点了点头,觉得李佑分析的合情合理。
在长安呆过的人,没有人不知道李孝恭的名号,
“崇晦兄这是准备去长安?”李佑开口问道。
李崇晦点了点头。
李孝恭死后,长子李崇义袭爵河间郡王,后来降封谯国公,出任蒲州、同州两州刺史。身为老二的李崇晦,至今没有封号,也没有官职,成了一名在家待业的无业青年。
按照道理来讲,李崇晦身为郡王之后,朝廷应该赐一个县男、县子的爵位,再封一个官职,以示恩宠。
所以李崇晦就准备到京城去看看,碰碰运气,搏个出身。
前两天他刚到洛阳,洛阳乃繁华之地,李崇晦就住了下来,四处逛逛长长见识。
今天他独自一人从洛阳城出来,准备去白云寺看看,不想在这里被李佑当了肥羊。
记住手机版网址:m.tuishu.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