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不速之客_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6章 不速之客

第(2/3)页

、左民、客曹、五兵、度支。

这五曹,就是日后六部尚书的雏形,五曹都听命于尚书令,三公九卿只要不录尚书事,就都只是清贵,权力不如尚书。

荀彧执掌尚书台后,这种情况更甚以前,国家大事全部出自尚书台,荀彧以一个排名进不了前二十的尚书令的官职,控制了整个北方。

他的功劳,从封地就能看出来,万岁亭侯荀彧,万岁亭可不是外边那些乡野郊区,而是当世最为繁华的几个亭之一。

有荀彧这个掌控全局的大佬在,刘先的左民尚书,一开始还做好好的,可是等到长江战事平息,荀彧突然托病。

选部乃是日后的吏部天官,荀彧牢牢控制在手,左民尚书就成了尚书台最大的官,刘先被迫临时掌管尚书台,他的麻烦就来了。

北府将军托人开后门给一个小孩子免徭役,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他本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却被其他几曹尚书给架住,说是此例一开,往后国将不国。

刘先心中翻了十万个白眼,清楚这些人私下不知道开了多少后门。

可是面上只能同意,压住了这个事情。

等到各地请求免除邓艾徭役的奏章到了尚书台,刘先才知道事情闹大了。

有心不去管,等荀彧病好,或者曹操回来,可是当司隶校尉钟繇等重臣都来上书,他就不敢不回复了。

刘先坐在台中,看着南方唉声叹气:“还是荆州官员好做啊,只需要清谈就行了。”

言罢,他在免除邓艾徭役的文书上用了印。

一个小小新野孩童,牵动了整个朝野,事件自此盖棺定论。

……

“举重若轻,举重若轻啊!”

诸葛亮举着上有“大汉尚书台”字样印章的文书,欣喜道。

陆逊也露出笑意。

两位谋士怎么都想不到,自己的主公,竟然如此化解了邓艾之事。

他们二人,想的是把所有人都带上,但却因为不符合曹操的性格和利益,不能施行。

曹无却是不通过自己出手,而是把自己的便宜徒弟打造成道德典范,轻松解决了这一难题。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tuishu.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