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4章 大汉水兵添新将,刘辩修洛阳迎使臣。
第(2/3)页
州之事彻底搅乱,刘辩全程皆在处理相关的事务,不过好在皇后明理,替刘辩承担了大半照料群臣的事务。
五日之后,荆州和徐州的回信也送回了京城。
刘辩看罢后,立刻唤来了满宠与荀彧。
“荆州还是让大公子刘琦前来,而徐州却是让糜竺前来。”
“启禀陛下,这糜竺,乃是徐州当地的糜氏一族,其族内之人颇擅商贸之事,深得陶谦的信任。”
“只是再信任恐怕也不及自己的孩儿,所以微臣不解陶谦此举之深意。”
满宠开口道。
“臣倒是觉得,陶谦是因为重视才让糜竺前来,一来我洛阳的货品并未直接销往徐州,二来臣素闻陶谦两子,皆不堪其用。”
“陶谦又已经年老,颇有仰仗徐州糜氏之意。”
荀彧的说法倒也贴合刘辩了解的事实。
“既然是如此的话,只怕徐州的意图会与荆州相悖吧?”
“若是应了徐州之情,怕是会让荆州的世家不悦。”
刘辩已经预料到了徐州与荆州的要求,开口说道。
“陛下所言不无道理,其实若要解决这两州在贸易上的对峙局面,最好的是给出新的东西供徐州贩卖。”
“哦?如此说,朕倒是想到了一物,或可担此重任。”
刘辩立刻笑道。
“陛下说的可是白叠?”
满宠与荀彧异口同声地问道。
“不错,徐州之地重在港口,上连辽东,下接扬州,既然荆州不想徐州入主南方的贸易,不如便让徐州专做北方的买卖。”
“文若可当即回信陶谦,朕有奇物给徐州,供其增加岁收之用。”
“臣知道了。”
荀彧一拱手,便开始处理相关事宜。
要说荀家,当真是给子孙留下了许多隐形的遗产。
远的不说,近的如糜氏一族,便历来与荀家交好,荀彧所写之信,无需送往徐州官署,而是可以直入糜家。
如此一来,便成了皇帝的重臣与徐州牧陶谦的重臣之间的家书,这绝对要比朝廷送往徐州的公文来得更亲切。
且如此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tuishu.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