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8章 陈纪无意,刘辩有心。
第(2/3)页
,手中实权很大,属于最高行政长官,并且对许多国家大事都有决策权,而陈纪其人年事渐高,本就精力不足,加之此刻朝中某些文臣经常对刘辩提出的政令有异议。
这让陈纪需要消耗大量精力去抚平这些官员,哪还有多余的精力去管其他的事情?
“好,陈尚书便为这第一任吏部尚书吧、另外朕会让蔡邕助你一臂之力,户部则由袁滂与唐瑁负责,至于兵部则由杨彪、荀彧、王允为尚书。”
既然闻言,立刻拱手谢恩。
其实对于王允、蔡邕以及袁滂来说,尚书的任命属于降职的,但实际上手中实权却是更大了。
尤其是蔡邕和陈纪,吏部相当于管理着官员的任免,只怕刘辩走后,他们的门槛都要被踏破了。
其余的文臣,见几位大佬都同意降职了,也只好跟着称颂。
早朝罢后,荀彧立刻拉着蔡邕一起来到了刘辩面前。
“陛下,臣与蔡尚书来了。”
“嗯,朕的确找你们有事,朕要给你们一个暗职,文若可去朱雀军中选五百名善事者,在朕离京期间成立校事府。”
“校事府主要负责对外的情报收集,对内的监察百官。”
刘辩说罢,蔡邕一脸迷茫,不知道刘辩为何要让他来做这个事情。
“蔡尚书,你既然掌管吏部,又是新上任,拿不下陈尚书者,必会投向你这里,这不正是校事府的职责范围吗?”
刘辩看向蔡邕,缓缓说道。
“可这……”
蔡邕脸皮一颤,自然知道这属于得罪人的活儿,天下是没有不透风的墙的,朝中官员总会知道自己也是校事府的人。
“国丈放心,待到朕从兖州归来,定会找人替换国丈。”
刘辩这一声国丈,既是提醒也是劝说。
蔡邕闻言,不敢再推辞,立刻答应了下来。
两人一走,刘辩立刻整装待发,从兵营中领了五千朱雀骑兵,便向着中牟而去。
出城之时,刘辩的九位后妃以及何太后,站在城楼之上为他送行。
刘辩头也不回地在马上摆了摆手,随后立刻下令全军快马加鞭。
“头也不回……”
城楼之上不只是那位哀怨了一声。
“出征回头不吉利,走吧,随哀家回宫,陛下给哀家留了一封手书,每日朝中之事,皆有常侍会告诉哀家的,大家都做好辛苦的准备。”
何太后一声令下,带着后妃们回到了皇宫之中。
野外,刘辩军队身侧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tuishu.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