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初等数学_辉煌万历:我在大明搞改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1章 初等数学

第(1/3)页

文会结束后,朱翊钧马不停蹄地回到了皇宫,让冯保拿来笔墨纸砚伺候。

......

之所以朱翊钧要费心费力的传播这些后世的知识,是因为据史书记载,大明士大夫阶层对于这些西方知识十分的感兴趣,比现如今昌盛的儒学感兴趣的多,仅仅在明朝后期的不到一百年间,他们就求知若渴的翻译了上百本西方科学巨著,数学,天文,物理,化学...都有所涉猎。

但自宋朝从科举中取消‘明算科’后,过去十分辉煌的算数之学便日渐式微,到了本朝就只剩下日常应用,已经很少人去专门钻研这门学科了。

而且,我们历史上的大数学家大都擅长算术、解方程,在演算具体题目方面远远领先世界,却只将数学当成一种应用、一种兴趣,对数学中更深层次的东西缺少思辨,自然也就无法将其公理化。

而公理化,是后人想要系统学习数学,进行深入研究所必须的。没有这一步,后世人就难以得到前辈算传授的经验;

双重因素下,我国的数学家对于近代数学的发展,几乎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

.......

因为过来的时候年岁已过,朱翊钧挑灯写了两个时辰也不过写了两千多字。

看着身旁冯保疑惑的眼神,朱翊钧问道,“冯大伴,可能看懂?”

冯保犹豫了一下,“陛下,前面的乘法表奴才还能看懂,这之后的坐标系,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奴才就一无所知了。”

没错,朱翊钧在将现代的阿拉伯数字记载这上面之后,又将后世小学,初中的知识都塞进了这本书之中。

这也不是朱翊钧操之过急,实在是大明的隐士太过于强悍;他们虽不进行科举,但对于《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张丘建算经》等前人著作都有十分高明的理解,不拿出一些新东西,根本就吸引不了他们。

“冯大伴,你写几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tuishu.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