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长江上的埋伏_沙漠佣兵之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14章 长江上的埋伏

第(3/3)页

元峥只能够亲自出手,做了下抓钩。

  后面连着长长的绳子。

  元峥一抛一个准,稳稳当当地就把那些枪支拖了回来。

  这下子战士们再也不像那片雷区看过去了。

  元峥翻开着这些倭寇身上的标记:上海特别陆战队。

  他记下来了。

  新四旅的舰队再次回到下午他们出位置的时候,已经是七点过后。

  邵宏诉已经通过罗斯的口知道了新四旅成功伏击了倭寇的舰队。

  女兵们撤退的时候,战斗虽然还没有结束,但是完全没有悬念了。

  元峥率领舰队回来的时候,天色已经黑尽。

  新四旅的炮团没有大肆宣扬,只是在船头悬了一盏渔灯,防止有货船撞上来。

  从岸上远远看过去,江面只有区区几盏昏黄的灯光。

  但是所有新四旅的官兵们都知道了:下午自已的队伍缴获了七艘军舰,三十三艘补给船。

  就算是驻扎在青龙山上,挖了一天工事的一团也得到了这个消息。

  八十三军的两个团,上上下下的士兵们也都收到了这个消息。

  他们兴奋地指着江面上的那十几盏渔灯谈论着,想像着那里就是十一艘军舰。

  末松茂治虽然没有在天黑之前等到倭寇舰队的消息。

  但是它的信心满满地。

  期望着明天,自已能够给新四旅一个惊喜。

  刚刚他已经收到消息,倭寇其它两个师团抽调的旅团,距离龙潭已经不足二十公里。

  为了不打草惊蛇,把新四旅给边夜吓跑,这两个旅团都停止了前进。

  等候着倭寇一一四师团的最新指令。

  能够得到这么多少将,中将的尊重,末松茂治感觉到自已的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

  现在整个龙潭战役,一切都自已掌握中。

  三个师团的进退都由自已来指挥。

  末松茂名知道:这一仗打完,自已很可能会升到军团长的位置去了。

  岗村宁次上次打了一个大败仗,不是升上去了吗?

  自已全歼新四旅,升到军团长是实至名归的。

  它还在幻想升官发财的时候。

  元峥正在检视着刚刚缴获的装备。

  他看着货轮里面的那些坦克,重炮!

  不由得疑惑:这支倭寇上海特别陆战队的装备怎么这么好?

  安乐欣以前只是一个普通士兵,根本不知道这支队伍的传奇。

  他只是看着这些装备。

  张了几次口,想要让旅长把这些总共二十辆的坦克和装甲车配备到自已团里面来。

  几次都没有说出口。

  元峥看着他敝得已经红了的脸。

  笑着说道:“你这是想要海陆空全齐呀!

  现在你这个团的炮艇,已经让几个团都眼红得不得了。

  这些重炮是炮团的了。

  这些战车,还是分配出去给专门步兵用才好。”

  元峥命令:把新四旅培养出来的那些坦克兵全部集中起来。

  明天准备给倭寇一个惊喜。

  同时也让安乐欣派一条船回去,把留在燕子矶的三辆坦克也运过来。

  今晚这些战车就要全部上岸。

  明天一早就给倭寇一个惊喜。

  那些重炮也要全部在军舰上面安装好。

  步兵炮全部送到岸上去,明天抵近射击。

  元峥考虑到的是,在江南水乡,九二步兵炮方便骡马运输,今后慢慢地配置到各个团里面去一部分。

  这些重炮太过笨重,没有汽车基本就无法运输,不如就放在军舰上面。

  暂时新四旅就在南京这周围打转只能够这样了。

  等到有空的时候,试试能不能够把这些重炮安装在那些小一点的铁甲船上去。

  让它们能够进入小河流里面去,哪怕是一条船只能够安装一门这种炮,也是好的。

  这个夜里,整个龙潭变得说不出来的平静!

  新四旅没有动静,倭寇也没有趁着黑夜组织突围。

  双方默契地都选择了明天给对方一个惊喜!

  新四旅长江全歼倭寇舰队的消息,在参战的这些队伍里面人尽皆知。

  却是对南京卫戍区严格保密。

  南京卫戍区的指挥官们,今天忙碌着应付倭寇进攻。

  到了晚上的时候,新四旅进攻龙潭还没有好消息传过来。

  也没有新四旅退兵的消息。

  这就让南京卫戍区不少人开始为新四旅担心了。

  武汉行营里面,也在对新四旅的前途担心。

  虽然新四旅旅长不太听话,可是这个旅的战斗力却是有目共睹的。

  并且南京两次被倭寇围攻,都是新四旅力挽狂澜,如果没有了新四旅的支持,行营里面的这些将领都明白。

  后果将会是什么!

  常凯申连夜对元峥下令:新四旅连夜撤退回到驻地。

  对于这样的命令,新四旅还是那一句:将在外!

  这次连后面的几个字都不发了。

  意思却是明白和不再明白了。

  看见常凯申的脸都白了,陈诚立刻劝解:“校长!元峥不是一个鲁莽的人。

  从他率领新四旅以来,历次行险,都有所依托。

  想来新四旅这次行险,也是有隐藏的杀手锏。

  只是现在他不告诉我们而已。

  就像五号那天,他们把主力隐藏在七乡河和大庄、水上庄之间。

  害我们在这里担惊受怕一天,他们却是稳坐钓鱼台。

  硬是拖到倭寇兵疲撤退的时候才发动。

  这些都说明,元峥在战略上的安排是恰当的。”

  常凯申气得冷笑起来:“我是党国的领袖,指挥着全民抗战。

  他新四旅的作战意图,应该早早报上来。

  就算是临机决断,他也是能够马上报到统战部来的。”

  陈诚看看左右,只有他们两人在。

  低声说道:“校长!行营如同渔网,四面漏风。

  新四旅的作战计划报上来,倭寇指挥部怕是也同时知道了。”

  常凯申大怒:“是谁这么说?”

  陈诚苦笑:“校长,政府内部到现在对倭寇都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战线。

  有些力主跟倭寇和谈的,巴不得我们早些失败。

  上回我海军军舰沉江,如此绝密的消息,是怎么透露出去的?

  到现在戴先生也没有查出结果来。”

  听到这里,常凯申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国事艰难,竟至于此。

  我的将军,竟然不敢把作战计划上报了。

  要怎么做?才能打消新四旅的疑虑?”

  陈诚苦笑道:“元峥对南京卫戍区,结统战部的保密工作,一直心存疑虑。

  现在想来,他在一月份提出来的进攻倭寇第九师团的计划。

  应该就是对南京卫戍区和我们的试探。

  他是在试探我们的保密工作和办事效率。

  结果我们的计划完全泄露出去,被倭寇将计就计,设下了圈套。

  又被新四旅计上加计,反咬了倭寇一个师团。

  由此看来,这个元峥的战略实在是高兴莫测呀!”

  常凯申问道:“你的意思是让我征用他?”

  陈诚为难了!

  思考了一阵才说道:“从这段日子的行为来看,元峥这个人,只是一个纯粹的军人。

  不懂看风向,不会政治。

  只知道打仗上面的事情。

  他要是知道一点的政治,也不会屡次跟南京卫戍区和武汉行营的命令做地。”

  常凯申这个时候才笑了起来:“纯粹一点好!纯粹的军人,正是党国现在最需要的。

  政治家我们已经太多了。”

  关于新四旅的事情,他终于放下一点了。

  九号黎明,天地之间才刚刚分开。

  天边的云朵刚刚泛白的时候,新四旅的炮兵就开始轰炸了。

  这一次的轰炸来得格外猛烈。

  末松茂治师团长,呆在自已的防空指挥部里面。

  感受着地面的颤抖,信心在一点一点地流失。

  特别是新四旅的这次轰炸。

  如此猛烈,说明他们又增加不少的火炮。

  他几次想要下令,向外围的援军求救。

  但是,到现在还没有等到倭寇舰队的消息。

  它又强迫着让自已停了下来。

  最后末松茂治还是没有忍住,向倭寇华中方面军打听舰队现在到达什么地方了。

  它的电报让烟峻六和华中方面军司令部里面的所有倭寇大吃一惊。

  这些倭寇认为昨晚舰队已经抵达了。

  它们完全没有想到,这个时候了,舰队还没有到。

  烟峻六有些焦急地命令:“给舰队联络,问问它们到什么地方了。

  跟一一四师团联络,问问它们上海特别陆战队抵达了没有?”

  一刻钟后,有军官报告:舰队无法联络,一一四师团回电,没有见到上海特别陆战队。

  整个指挥部里面的这些倭寇心里都升起了一个不祥的预感。

  龙潭这里,新四旅的炮击终于停下来。

  倭寇一一四师团全员终于松了一口气。

  刚刚的轰炸实在是太可怕了。

  就在这个时候,倭寇沿江第一道防线被抢后,临时修建的第二道防线。

  地面突然传来一阵阵的颤动的迹象。

  不远处,发动机的轰鸣声传了过来。

  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面,看不到多远。

  一阵江风吹过,吹走了笼罩在阵地前面的硝烟。

  这些守在防线上的倭寇看着从硝烟笼罩后面露出来的坦克。

  吓得说不出话来。

  赶紧拿起步枪向那些坦克射击。

  步枪子弹打在那些坦克身上,只是溅射出一溜一溜的火星。

  完全没有对坦克造成一点点的伤害。

  看着那些坦克越来越近。

  还有跟在坦克后面的一队队士兵,也冲上来了。

  这些倭寇慌了,隐藏起来的机枪也加入了拦截坦克的队列中来。

  只是这些子弹对于坦克来说,完全就是螳臂当车。

  坦克上面的大炮缓缓对着那着那些刚刚冒出来的火力点。

  开炮了!

  坦克猛地向后一座。

  炮口冒出来的火焰,在清晨的黎明是那么的显眼。

  开炮过后的坦克,继续向前面开进。

  已经有倭寇拿着炸药包,跃出工事。

  准备肉身上来炸坦克了。

  只是这些倭寇冲出战壕不到十米。

  就被跟随在坦克后面的新四旅士兵击毙。

  这些坦克顺利地冲上倭寇的沿江的第二道防线。

  他们没有马上向前推进!

  而是向停在这道防线上面,对着整个已经崩溃了的防线,开始清理。

  得到报告的末松茂治师团长,听说新四旅有几十辆坦克参加战斗。

  脸色一下子变得雪白,立刻下令:“命令第十六师团,和两个旅团火速来援!

  火速来援!”
记住手机版网址:m.tuishu.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