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周都头探班_布衣首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周都头探班

第(3/3)页

周都头看到北城原来那些浑不吝的小子们齐步摆臂,挺胸抬头地走十人横队、纵队行进、双什对进、全队行进以及中途踏步和转向时,周都头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李丹早看见他了,训练结束立即派毛仔弟来请。

  “周长官,我是传令交通毛仔弟,我们队率请你到议事厅说话。”这小家伙几天下来不仅吃得面色红润,连说话都更伶俐了。

  周都头跟着他来到门外,刚注意到门边木板上“议事厅”三字是李丹所写,就看到本人出现在门口抱拳道:

  “周都头回来啦,一路辛苦!”

  “李三郎,你搞得不错嘛。我回来当晚大老爷就三郎长、三郎短地。行,总之你想开了便好。”

  说完他在桌前坐下,对李丹大致讲了陈家母女登上去应天的大船前这一路的情况,告诉他一切都好,两位缇骑也没做什么过分的事,让李丹安心。

  然后又问李丹为什么要操练这些人,李丹把自己想保大家平安的想法说了。周都头略作沉吟道:“如果这样,恐怕还是教他们些武艺的好吧?”

  “武艺是个人技能,时间来不及,所以只好学团队保全,能活下来越多越好。”李丹回答。

  随后问起周边诸府县情形,周都头把自己知道的大致说了。

  “怎么,赵家没带着南城的来和你汇合?看来他们心里还是有些解不开的东西。”

  李丹笑笑:“我是好心,他们不领情就算了。也许还会在背后说我有什么别的心思,所以不强求也罢!”

  “你一路上要小心,那赵丞不是个好相与的。”周都头告诫。

  李丹用下巴一摆:“放心,我身边有这些狠人在,他来了讨不到便宜!”

  临分手,周都头轻声道:“我刚才看到几个南城的在探头探脑。”

  “知道。”李丹点头:“早看见了,不过我猜他们过两天就觉得没意思,不会再来的。”

  “你不怕他们把这套学了去?”

  “学不走。”李丹自信地摇头:

  “学皮毛也学不到精髓。你看我的人,集中住在校场,调动、指挥都方便,所以西、北两面的巡视很有规律,换防也及时。

  但东、南面就不行,他们的人有偷懒不来的,有夜里寻地方打瞌睡的,我们的人没有。

  吃得好、住的踏实,和弟兄们在一起既愉快也安心,精神头儿就不一样。

  就算赵丞本人来看也没什么,他肯定看不上,也不会觉得我这套有什么好处,你信不信?”

  周都头点点头,走出几步又回头说:

  “募兵有近三百了,你的人今晚把城墙交接吧。这样大伙儿专心训练,晚上能睡个好觉!毕竟,再过几日就该出发了。”

  李丹大喜,还是周都头在本县的威望高,这么快募兵数就涨了。他连忙抱拳相谢。

  这几天陆续有人来县上报到,李雄和那些交不起代役钱的人聊聊,挑了七、八人补进,加上此前吸纳的流民、乞丐,李丹觉得人手够了。

  再后几日,陈三文来说第一辆马车已造好。李丹跑去一看感觉还不错,便命朱庆从流民中找了四人充任车夫,来练习熟悉掌握新车。

  从近日陆续买来的骡子里挑了两匹牲口挂上辔头试用,大家都说这车好学、易上手。

  车放上五、六条庙里闲置的大石板,总重超千斤,两头骡子跑得很轻松,转弯、后退也比寻常两轮车容易。

  李丹试乘一番,决定刹车片上再改进下,用裹了厚皮革的铁片代替木材。不过这辆车可以先用着。

  陈钢估摸以现有人手平均三天造一辆,若增加工匠兴许还能更快。李丹说那就加五、六个人,让陈钢亲自选。

  算了下出发前可以有四辆新车,李丹非常高兴。

  现在校场西北角改成了车马棚,里面已经有六头骡子和两头驴(用来牵引原先的两轮车),朱庆每天又教徒弟又管账,可有的忙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tuishu.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